第261章 局势
当时,“元邑政权”在得到来自魏国上党郡的粮草后,兵力已暴增到八万,再加上魏将赵疆的三四万河内军,合十几万兵力。
言下之意,就是跟秦国慢慢耗呗,耗到魏国解除了危机、耗到攻伐韩国的三十万精锐挥军南下,到时候魏国大可撤销这项外交交易——毕竟按照“协议”,秦国得出兵援助魏国,魏国才会割让国土;但倘若秦国的军队没能赶上,魏国自己就解决了诸国联军的威胁,那么这个协议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而此时在下曲阳的,仅仅只有韩将司马弢的寥寥数千兵力——此前率军前来征讨元邑侯韩普的韩将秦开,在得知王都有危后,早已又率领着麾下渔阳军回援蓟城。
“尽量拖延秦国即可。”赵润想了想,又补充道:“你先在大梁呆上数日,过些日子再返回秦国。那赵冉不是笃信朕麾下三十万军队注定无法击败百万余诸国联军,最终肯定得向秦国妥协么?你就不妨顺水推舟……就说,朕同意以易地的条件换取秦国军队的要求,但秦国一口气索要河西、河东、河内三个郡,这未免有落井下石之嫌……”
仅仅数千兵力,如何挡得住“元邑政权”与魏将赵疆的十几万兵力?仅仅三日,下曲阳就被魏军攻破。
最终,在张启功的运作下,攻陷了邯郸北郡的魏军,被视为“协助他们韩国推翻韩然、韩武暴政”的友军,使得当地的韩人对魏军的敌意大为减弱。
在谈论罢有关于秦国的事后,嬴璎亦关切地询问起了大梁这边的战况。
想来,邯郸北郡的韩人万万也不会想到,他们转而支持的“元邑政权”,只不过是魏人张启功与早已投靠了魏国的元邑侯韩普鼓捣出来转移视听的傀儡政权而已。
“臣妾明白了。”在听完赵润的话后,嬴璎点了点头。
待等日后时机成熟,“元邑政权”就会对外公布无条件投降,将目前名义下的国土“邯郸北郡”,并入魏国。
此时,嬴璎问赵润道:“臣妾接下来该怎么做?”
在绝境之时,韩将司马弢孤身奋战,以勇武的姿态取得了燕王赵疆的好感。
当然,嗤笑归嗤笑,但不并不影响赵润对赵冉的评价,毕竟,赵冉虽说与他同宗,亦是陇西赵氏之后,但毕竟国属有别,倘若是换做赵润在赵冉的立场上,同样会借机削弱魏国而设法使秦国壮大。
当时,元邑军与魏军破城在即,但燕王赵疆却制止了这两支军队,并派人转达给司马弢,要求以下曲阳为赌注,与司马弢约战。
见此,嬴璎遂将秦国大庶长赵冉那“以地换地”的建议亦告诉了赵润,听得赵润嗤笑不止:“这还是真是‘公平’的交易,用楚国的土地抵给我大魏,换取我大魏河西、河东、河内三地,真亏那赵冉说得出口。”
就好比说,秦国此番只索要河西的几座城池,赵润假意答应,结果秦国没有坐地起价,果真兴匆匆地派出了援军,这反而会全盘打乱赵润的计划。
就连元邑侯韩普本人,也早已决定日后以“魏国新贵”的身份生活。
因此,赵润不怕赵冉狮子大开口,秦国的胃口越大,他越有把握稳住秦国;相反,倘若秦国胃口小,那他反而感觉棘手。
七月中旬前后,“元邑政权”的傀儡韩王,册封元邑侯韩普为“征讨蓟城伪政”的上将,又拜魏将燕王赵疆为副将,元邑兵与魏军合兵,攻打下曲阳。
不错,这正是赵润的瞒天过海之计,即许下空头利益稳住秦国,防止秦国在魏国目前最艰难的时候搞些小花样。只要一切顺利的话,秦国注定空欢喜一场,白白错失了这次可以取代魏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