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露面!第三位北原十豪!(一)
而眼下,韩将暴鸢在魏军这边吃了大亏中,终于反应过来,企图用无休止的骚扰偷袭战术,将肃王军牵制在泫氏城一带。
因为肃王军的军规中清楚注明,除非遭到敌国平民的攻击且出现士卒伤亡的现象,那么,肃王军保留找出凶手并且将其当众处死的权利;否则,肃王军是不允许做出任何侵犯敌国平民人身安全与财物的事。
而眼下,泫氏城已被他赵弘润所攻克,长子城就在眼前,赵弘润是多么希望能挥军往北,夺回长子城这座曾经属于他们魏国的城池。
“战争,让平民走开”,这即是某位肃王殿下奉行的原则。
因此,作为一名魏人,作为魏国的皇子,赵弘润其实非常希望能够帮助自己的国家夺回曾经的失地,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会将百余年前魏韩两国在上党郡境内对峙时期的古老地图,拓印下来,带在身边。
然而,就在肃王军准备向南撤离的时候,局势突然又发生了变化。
话说回来,其实在军议会上,有好几名将领是欲言又止。
这是赵弘润提倡的,毕竟他麾下的肃王军,因为训练有素而且配备魏国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因此进攻力非常强悍,这就导致肃王军往往能在几日内连续攻克数地。
事实上,好些肃王军的将领都觉得,这种时候就应该优先考虑军粮问题,不惜一切手段收集军粮,然后用这些军粮,反攻天门关,或者向长子城进兵。
值得一提的是,肃王军的军粮,一般以“速食”或者“即食”食物为主,比如炒米、羊饼、肉干等等。
在战争期间,抢夺敌国平民的粮食算什么?胜利不才是第一位的么?
再后来,魏国连“天门关”与“孟门关”也丢了,彻底失去了上党这片肥沃的国土。
首先,遭到了重创的暴鸢军剩余的一万五千骑兵,一改之前在魏军面前咄咄逼人的气势,开始实行多支小股骑兵的骚扰战术。
但是后来,“壶关”失守、“长子城”也失守,魏人只能向南撤离,在如今的“天门关”与“孟门关”一带重新建造关隘。
不得不说,这才是轻骑兵对付步兵的常规战术,似“泫氏城之战”这种骑兵冲击步兵的做法,在赵弘润看来是非常浪费的——对,不是愚蠢,而是浪费,浪费了轻骑兵的战略用途。
在漫长的岁月中,长子城支撑着魏国的上党南郡,使魏人能坐拥包括泫氏城在内的这片肥沃的土地。
肃王军的后勤运输,走的是皮牢关这条路线:魏国国内,由户部与兵部联合组织的运输军粮的民夫队伍,会源源不断地将粮食运到前线。先运到“临汾”,再从临汾县经唐县、皮牢关,最终运到肃王军军中。
甚至于,有几名将领还想到了更恶毒的措施,比如说,将泫氏城内的韩民当做军粮。
十万肃王军,每日的军粮消耗,相当于一座用粮谷堆积而成的山丘,相当夸张。
但是在某位肃王殿下面前,他们根本不敢提,别说那什么更恶毒的措施,就连抢夺敌国平民的粮食都不敢提。
但是,他麾下的军队没有军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