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紧锣密鼓
按理来说,赵弘润征用户部的船只,自然而然会使户部蒙受一些损失,因此,将这些损失算上赵弘润头上是理所当然的事,只不过,由于户部在三川贸易这件事上赚取的利益实在太大,以至于李粱都不好意思向赵弘润讨要这笔钱。
何苗暗自安慰着自己。
尽管心中疑惑,但李粱还是向何苗打了包票,并且,并未提及征用仓部的运输船所需要的花费之事。
离开冶造局后,何苗径直又前往了赵弘润他六王叔赵元俼的怡王府。
“此事易耳……本府立即着仓部安排船只。”
丁钧,本是一名冶造局内普普通通的工匠,但是自从当初在赵弘润铸造量产蜡烛的模具中大放光彩,他的地位稳步上升,如今已成为了冶造局内屈指可数的十几名匠头之一。
在局丞王甫翻白眼一脸无语的表情下,丁钧两眼放光,口沫飞溅地向何苗推荐起弩匣来,说它怎么怎么好。
在接过了赵弘润所画的关于“袖箭”的图纸后,冶造局局丞王甫立即召来司署内的匠头丁钧。
何苗本来就不擅长工艺这方面,被丁钧一番话说得晕晕乎乎,在离开冶造局时,这才意识到自己居然同意了丁钧的建议。
冶造局作为赵弘润所执掌的司署,自然是对于这位肃王殿下的命令无有不从。
遗憾的是,他这趟并没有见到赵元俼,因为赵元俼早已带着玉珑公主离城游玩去了。
也难怪,毕竟这位远在大梁的户部尚书大人,又怎么会知晓赵弘润在前几日曾接二连三地遭遇行刺呢。
这件事何苗也是清楚的。
尚书李粱在看到赵弘润亲笔所写的书信后惊疑不定,有些搞不懂赵弘润的意图。
明明自家殿下是希望冶造局打造一批袖箭,可结果自己却带了一批弩匣过去,站在冶造局司署门前的何苗挠了挠头,不知该如何向自家殿下交代。
在与李粱约定了运载商水军的日期后,何苗便告辞了李粱,马不停蹄地再赶往冶造局。
好在丁钧在对何苗推荐弩匣时说得非常漂亮,使得何苗也对这东西充满了信心。
想想也是,运输伍忌的一万六千商水军主力,顶多让户部耽搁半个月左右的正常运输,虽然损失不小,可与从三川贸易所得的稳定收入相比,这些损失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一两个月,殿下如何等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