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双方布局
帐内的将领们闻言皆露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般的表情。
但是这支哨骑,却做出了敌意的举动:他们吹响了用来预警、且召唤友军的角笛。
“背叛肃王殿下?”
“该死!真被诱反了?”
长吐一口气,伍忌将来自那位肃王殿下的书信小心折叠好,放入怀中,旋即对帐内的众将言道:“诸位,据肃王殿下在信中所写,住在巩、雒一带的三川之民,或有可能投靠羯角部落,背叛肃王殿下,因此,肃王殿下命我等警惕注意那一带的三川部落。”
一名商水军的将领冷哼着说道。
大约半个时辰后,封夙率领百余名成皋关的骑兵,朝着雒地方向而去,毕竟据赵弘润在信中透露,目前砀山军便驻扎在雒地西南的常川。
“背叛肃王殿下……该杀!”
可在一日后,当封夙一行人来到雒地附近时,他皱眉发现,本来他沿途会遇到不少当地部落所放牧的羊群,可这次,那些羊群似乎被迁到了别处,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连绵十余里的毡帐。
这使得商水军上下对将他们从楚国拉到魏国来的那位肃王殿下非但没有憎恨反而倍感感激,毕竟对比楚国的治民国策,魏国的治民政策简直就是做梦都不敢想象的。
封夙心中暗骂一声,不敢直接前往常川,而是拐入了附近的群丘中,好不容易才将那些哨骑甩掉。
“应该不会错了,呼……”
因为沿途有着这类阻碍,因此,直到八月七日,封夙这才率领百余成皋关骑兵,抵达常川。
甚至于,期间他们还碰到了一支当地部落的骑兵。
在魏国,田税仅仅只有“什二”,这意味着他们的家人在年终时能剩下更多的粮食过冬,意味着日子会越过越好。
人数不多,仅三四十人而已,极有可能是打探敌对势力消息的哨骑。
也难怪,毕竟他们的家人如今在商水县过着小贵族般的生活,家里非但有大片的耕地,还专门雇了人帮忙打理耕种,哪怕是商水军中普通的军卒家庭,其家中也分到了田地。
按理来说,居住在雒地的三川之民,不管是羱族人还是羝族人,都不会对成皋关的骑兵表露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