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齐王吕僖之远见(一)
“无稽之谈!”赵弘润睁着眼睛说瞎话。
田侑忽然想到了如今在他们齐国逐渐步入权利中枢的魏公子姬昭(赵弘昭),相仿的年轻,相仿的才华。
想到这里,齐使田侑冷笑着说道:“原来肃王殿下早有安排,极好极好……不过田某怎么听说,肃王与熊拓关系不浅呢?”
微叹一口气,齐使田侑话风一软,喃喃说道:“来时,左相便曾提醒在下,此番贵国出兵,十有八九会落在肃王殿下头上。同时左相亦提醒在下,肃王殿下是何等的人物……”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田侑作为齐国的使节,才会带着齐王吕僖的意志出访魏国,让赵弘润带着魏国的军队直接赶赴江东,免得他与熊拓合伙演戏。
想了想,齐使田侑又不死心地指出:“据说还有些武器装备……”
到时候最有可能发生的,反而是暘城君熊拓等诸楚公子的夺位。
哪怕他很清楚那批粮食,暘城君熊拓大多都用来筹建新军,却也不好反驳赵弘润的这句“仁义之举”,并且“仁义”二字是中原国家的脸面,是大义。
顺利的话,至少五年内齐国与楚国都别想出头,而在这段珍贵的时间内,魏国会突飞猛进地发展。
听了这话,齐使田侑顿时哑口无言。
“左相?六哥?”
这是否意味着,魏国的肃王姬润与楚国的暘城君熊拓,在私底下有着不可告人的合作关系?
赵弘润微微一愣。
因此,赵弘润根本不怵齐国,也不怵楚国。
赵弘润闻言笑道:“本王心中恨者,不过是挑起两年前那场战争的熊拓、熊琥二人,与楚国的平民何干?……当年本王年幼无知,在楚国境内将其财物、粮食席卷一空,致使楚西有诸多平民饥寒交迫,本王终归良心未昧,于心不忍之下筹集些粮食,贩于楚国……本王自忖此举称得上‘仁义’二字,莫非尊使觉得本王此举不妥?”
而面对着软硬不吃的赵弘润,齐使田侑一时间亦不由有些犯难。
“哦?”齐使田侑眯了眯眼睛,压低声音又说道:“田某可听说,商水县有整船整船的粮食,运到陈县与项城呢……”
他终于明白,为何那些他自以为难缠的魏国礼部官员并不与他商谈出兵之事,那是因为,眼前这位年轻的肃王,比那些魏国的礼部官员更加难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