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将计就计(一)
片刻工夫后,汾陉军的将领邓澎率领麾下军卒退了下来,而由鄢陵军的公冶胜、左丘穆两位将领接替了对孟山的进攻。
而归根到底,徐殷能得到这份殊荣,多半也是因为他曾是魏天子身边的宗卫出身,是赵弘润按照规矩应该喊一声叔叔的将领,否则换做旁人,恐怕就不是这样了。
如此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后,公冶胜、左丘穆二人率领麾下军队撤下,再由左洵溪、华嵛率领麾下军队接替。
这已是一种变相的袒护。
凭借着这种车轮战的战术,孟山这边的魏军,在徐殷的合理调配下,皆保留着足够的体力,并且,也经历过了一场充其量只能算是热身的战事,可以说是“手感正热、士气正足”,正处于一个最能发挥应有水准实力的状态。
而从方才他徐殷撤下蔡擒虎的西卫营,可楚国依旧没能夺回楚营营门这一点来看,那楚将斗廉显然是决定“按兵不动”,没想将杀招早早地亮出来。
终归是坐镇汾陉塞十几年的大将军,待等徐殷冷静下来之后,他当即便察觉了几处不寻常。
而这,就给了徐殷戏耍孟山楚军的机会。
而这份感动,也使得徐殷终于能将满脑子的立功心思暂时抛却,冷静下来,分析眼前的这场战事。
不,不能说是戏耍,确切地说,是反过来利用楚将斗廉那“在没有引诱到所有魏军前仍不想暴露”的心理,先缓缓对孟山的攻势,让鏖战至今的汾陉军喘口气,旋即,以雷霆之势强攻孟山,攻克这座军营。
而这,正是徐殷感动的地方,因为赵弘润并没有指出他判断上的失误,且给予了他纠正的机会。
而反观孟山半山腰的楚军,却因为楚将斗篷不想过于暴露底牌,并没有采用似徐殷那般车轮战的轮换战术,以至于那边的楚军,体力早已跌到了一个很糟糕的地步。
是的,赵弘润在让晏墨转达的话中,就透露着这样一个讯息:他只是怀疑楚军有诡计,但并不确认,希望徐殷加以重视,早做防范。
眼下的徐殷,就是被赵弘润这种“给予自己人的偏袒”给感动了。
“传我令,叫邓澎的东卫营撤下……请屈塍将军的鄢陵军接替进攻事宜。”
因为是自己人,所以要偏袒。
“是!”
再比如三川战役期间的砀山军大将军司马安,若非司马安也是魏天子身边的宗卫出身,就凭他屡次拒不听从当时身为主帅的赵弘润的将令,就足以让赵弘润动用战争期间身为主帅的特殊权利,革除前者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