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影响(三)
可赵弘润捞到啥了?
“肃王殿下!”
魏天子如愿以偿地重砍了宗府的权利,并且让他的兄弟赵元俨真正意义上地接管了宗府,再加上那些贵族势力愿意贡献出来的矿脉,此番可以说是占到了最大的便宜。
冶造局内,有的是不认得赵弘润的人,但那些认得赵弘润的,在经过时无不对后者恭恭敬敬地行礼,哪怕是某些推着独轮车运输原材料的工匠们,亦停下脚步来,向赵弘润行礼。
父子俩一同约好对付宗府,赵弘润费心费力,可结果呢?
魏天子不觉稍稍有些尴尬,毕竟仔细回想,他坑赵弘润的次数的确不少了,每回都是他占便宜、赵弘润背锅,哪怕是像当初祭天仪式,那明明是雍王弘誉坑东宫太子弘礼的事,魏天子算到赵弘润不会插手此事,也顺带着连他一起给教训了,以至于让赵弘润背负起了冶造局的烂摊子,至今为止不知投入了多少精力与金钱。
细数朝廷六部二十四司,规模堪比如今冶造局的,又有几处?
在逐渐想通了关键后,赵弘润摇摇头,略带嘲讽地说道:“不过儿臣早就应该想到的……与父皇合作,就应当心存十二分小心。”
除了工部外,恐怕也只有兵部辖下的兵铸局、户部辖下的仓部等寥寥几处了。
“儿臣总算是明白,为何楚暘城君熊拓对父皇你深恶痛绝了……”
因为他们都清楚,若没有这位肃王殿下,就没有如今冶造局的风光。
当然了,这只是个玩笑性质的比喻,但事实上,现实与这个玩笑有出入么?
如今冶造局的官员与工匠们,走在大梁街上那可是十分有面子的,那些以往对他们趾高气扬的兵部官员,如今见了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笑脸迎人,哪怕他们只是冶造局的一介工匠。
这已经不足以用“过河拆桥”这个词来形容了。
要知道,很多像吏部辖下的文选司这种重要的“司署”,其实也就只有数百人的规模而已。
最可恨的是,当那几位宗老放出那则谣言的时候,他父皇魏天子本来是可以制止的,可结果,他父皇啥也没用,反而伸腿绊了儿子一跤。
不得不说,望着冶造局内来来往往的人,赵弘润不禁有种感慨:他砸到冶造局的那数百万两银子,总算是有些收获。
得罪了太叔公赵泰汝、三叔公赵来峪等原宗府的宗老们,被一则谣言讽刺为“欺世盗名”、“野心勃勃”。
“肃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