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老健的赵来峪
片刻之后,赵来峪在青鸦众的放行下,来到了县衙的书房,见到了满脸似欲求不满般的赵弘润。
不得不说,在得知这件事后,赵弘润真的很失望,比他在赵氏一门的府邸内得知“联合王氏一门来威胁他”其实并非赵来峪所主使还要失望。
“父亲息怒。”三子赵文衢满脸讪讪,小声说道:“我们原以为那招挺靠谱的,谁能料到,赵弘润那小子有这一手……”
想想也知道,赵来峪此番孤身前来,准是来妥协的。
而瞅着三个儿子低眉顺目的样子,赵来峪心中仍不解恨,愤然骂道:“蠢材!也不用你们的脑子想想,他赵弘润此番是礼部请来解决安陵与鄢陵两地的民怨的,他代表的是朝廷!……前几日成恂耍小伎俩,欲将那赵弘润挡在安陵城外,那赵弘润事后没来找你们麻烦,那并非是因为畏惧了你们,亦或是畏惧了老夫,只是他觉得,这种小事无法让他整垮我赵氏一门而已!……再看看眼下,就因为你们这三个蠢材干的事,他赵弘润亲自登门问罪来了吧?砸了府邸吧?啊?……他一直在等机会,就是你们三个蠢货,白白将把柄交到对方手中!”
似这般轻易就妥协,这让赵弘润丝毫没有成就感,毕竟在未来到安陵的前一阵子,他可是好几次幻想着与这位三叔公再次交锋,斗得天昏地暗,最后才由他一手将对方按倒在地,按到泥里边去。
他是真的不想再与赵弘润斗下去了,一来他已经失去了在宗府的权利,而赵弘润的权势则日益加重;二来,正如当初赵弘润在宗府时所夸口的豪言,他今年才十六岁,而赵来峪却年过六旬,别说他赵来峪如今已压不下赵弘润,就算能压下,待他死后,他的后辈儿孙,只会遭到赵弘润更凶猛的报复罢了。
以王氏一门这种态度,也幸亏他们不在大梁,否则早就被朝廷整死了。
倘若儿孙成器倒还无妨,可此刻跪在赵来峪面前的三个儿子,赵来峪怎么看都不觉得这些蠢货能斗得过赵弘润。
而如何判断朝廷的底线,抓住朝廷的软肋,在不真正触怒朝廷与天子的前提下,为自己家族取得最大化的利益,这是学问,而且是大学问。
想到这里,赵来峪轻叹一声,拄着拐杖徐徐走出了屋子。
在父亲的怒骂下,赵文蔺、赵文衢、赵文辅三个人,低着头默然不语。
“殿下,要见他么?”青鸦众的段沛问道。
赵来峪恨不得敲开三个儿子的脑颅,看看这几个不成器的儿子脑袋里究竟装了些什么东西!
“若不见他,显得本王没有容人之量。”赵弘润怏怏地说道。
而偏偏,赵文蔺、赵文衢、赵文辅兄弟三人,做了最不应该做的事:不顾他的叮嘱,瞒着他与王氏一门达成了协议,企图联合城内的贵族,绑架民意威胁代表朝廷来到此地的赵弘润,逼迫后者逼开安陵。
无论在哪个国家、在哪个年代,从不犯禁的大贵族几乎是不存在的,种种原因下,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违法犯禁的事,比如占取国家的利益。
“父亲?”赵文蔺、赵文衢、赵文辅三人惊愕地回头望向赵来峪,但后者却不理会儿子,拄着拐杖,也不带什么家仆家兵,一个人上了街,前往县衙。
自古以来,威胁朝廷是一把双刃剑,倘若朝廷自忖无法解决问题,那么他们自然会妥协,就像当初朝廷对以宗府为首的国内王公贵族势力妥协一样;但反过来说,倘若朝廷一方有能力稳住局势,那么抱歉了,谁蹦地最欢,就拿谁先开刀。
赵来峪的异常动向,当即被监视在赵氏一门府外的青鸦众察觉,随即派人通知了此时已回到县衙的赵弘润。
“谁能料到?”赵来峪气地心口一阵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