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引导舆论
毫不夸张地说,在如今的楚国,平舆君熊琥乃是王下第一重臣,尽管论官职不及丞相溧阳君熊盛,但就实权、尤其是兵权而言,能少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面对着族中兄弟、甚至是家族中叔叔伯伯辈分的族人对自己的劝说,季文、季武兄弟二人难免也有所迟疑了,毕竟,三桓曾经确实是同气连枝,而鲁王公输磐,在整体打压三桓的同时,事实上也对季氏一族造成了一些利益上的损害,只不过当时有季叔在,季氏一族也只能在心底抱怨几句而已。
想要行刺这样一位手握兵权的楚国重臣,若陈狩单凭一己之勇,怕是有去无回。
这也难怪,毕竟鲁王公输磐信任的只是季叔一人,并不代表信任整个季氏一族。
因此,他也再等待,等待有朝一日手刃仇敌的机会。
尽管他这些年都在关注沈彧,想知道沈彧当年手上的伤势是否痊愈等等,但得知沈彧抵达湖陵后,他却不敢前往拜会——他有胆量孤身行刺平舆君熊琥,却没有勇气单独面见沈彧,大概是他心中的愧疚所致。
而三桓,显然也猜到了王室如今唯一的仰仗就只有桓虎,因此,叫倒戈的季武领兵驻扎在曲阜与薛城之间,截断道路、封锁消息。
“待杀了平舆君熊琥,再去向那沈彧负罪吧,将性命还给他,了却这场恩怨。”
诚然,桓虎是一头恶虎,但目前的局势,唯有这头恶虎,才能吞掉三桓这三头养不熟的恶狼。
陈狩暗暗想道。
可季文没有想到的是,三桓非但与他接触,也与季氏一族的其余族人接触过,而这些季氏一族的其余族人,他们对鲁王公输磐的印象可好不到哪里去。
而与此同时,魏国的《轶谈》,亦已传播到齐国,率先在临淄泛滥。
季文是一个谨慎而胆小的人,且才能也远不如其父,面对孟氏与叔孙氏的威胁,顿时就没了分寸,便立刻写信给弟弟季武——虽说季武在整个中原排不上名号,但是在鲁国,他还是颇为知名的将军,而且手握兵权。
平心而论,在魏国的这本《轶谈》中,倒是少有抹黑齐国的事,甚至于已过世的齐王吕僖,也被作为正面人物记载于书中,成为明君的表率,不像韩国,似靳黈、司马尚、暴鸢等将领,几乎都作为反面人物出现在书中,接二连三地被魏忌、赵宣、赵疆、姜鄙、伍忌等魏国将领击败。
鉴于敌强我弱的局势,鲁国公输磐立刻就想到了窃取薛城的桓虎。
但是,如何杀平舆君熊琥呢?
他很是震怒,季叔才刚刚过世,季氏一族便立刻倒戈,并且,三桓也立刻对他王室发难。
要知道,自从暘城君熊拓成为楚王之后,平舆君熊琥水涨船高,取代了前三天柱之一“邸阳君熊商”的地位,成为了楚国的新三天柱之一,并且,受楚王熊拓之名督慑整个楚西。
不得不说,季氏一族的倒戈,令三桓声势大增,亦使鲁王公输磐大为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