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顾虑(一)
当然,除了这些不正经的书画,甘露殿内亦有正经到发人深省的字画,就比如说,先王赵偲亲笔所写的一幅字: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
旋即,顺势攻灭鲁国。
而此刻赵润睁眼所瞥向的,正是这幅他父王赵偲留下的墨宝,上面写着他当年的豪言——不过被先王赵偲稍稍改动了一个字。
介时,他魏国那三十几万攻韩精锐,可在覆亡韩国后转头攻打齐国,借助得胜之势,直接将齐国也攻灭。
“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
缓缓睁开眼睛,赵润瞥了一眼墙上的字画。
甚至于,赵润已经想好,他要御驾亲征——既然是他犯下的疏忽,那就理当由他来弥补!
甘露殿的书房,经常悬挂有许多赵润的娱乐之作,比如说那副让朝中大臣们颇感啼笑皆非的“金玉之言”:生鱼忧患、死鱼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救援大梁这是必须的,那座旧都承载了他赵润诸多美好或不美好的回忆,岂能容忍诸国的军队肆意妄为?
再比如,龙飞凤舞地写就一个“咸”字挂在墙上,取代了原本霸气的“魏”字挂在墙上,且字画下面还备有小注:我还能更咸。
倘若真是那样,那诸国联军就基本上已经可以判定战败了。
闭上眼睛,赵润在心中默念着这句话。
按照此前赵润的预估,楚水君最起码得三个月左右才会得知他魏国倾尽兵力攻打韩国的消息,介时,就算楚水君立刻聚拢诸国联军,猛攻他魏国,也得在半年后左右才能攻打到大梁一带。
忽然间,他站起身来,迈步走向殿外。
按理来说,楚水君不至于这么快就得知韩国那边的战况才对。
但正所谓大错已经铸成,哪怕再后悔、再懊恼亦无济于事,因此,在砸了一件价值不菲的墨玉玉蟾发泄了心中的郁闷之后,赵润立刻就冷静下来,躺在平日里喜爱的那张躺椅上,思考着对策。
似这些魏王赵润闲着没事的自娱自乐之作,在甘露殿内有许许多多。
然而,现实却给赵润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以楚国为首的诸国联军军队,居然提前了将近半年就堪堪打到了他魏国的梁郡,这几乎是全盘破坏了赵润此前制定的后续战略。
想来世人没有多少人敢想象,在魏王赵润的书房内,竟充斥着这种不正经的书画。
齐鲁一旦覆亡,诸国联军必定四分五裂,并且,没有了齐国的支持,单凭楚国依旧薄弱的农业基础,根本无法长期维持百万大军,再加上三十几万精锐魏军在相继覆亡齐鲁两国之后,顺势南下攻打楚国的王都寿郢,到时候,纵使楚水君已率领百万大军攻到大梁,也必将陷入进不得、退亦不得的尴尬局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步上当年楚寿陵君景舍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