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变局(一)
张开地有些惊愕地看向张启功。
这是他张启功个人的观点:他认为,韩国在对待国内贵族势力方面,态度过于疲软,就好似十几二十几年的魏国似的,国内有许多矿山、湖泽、土地,皆被贵族势力把持,使得朝廷处处受制。
说实话,他韩国此前的政令,确实有诸多弊端,不如魏国的政令完善,就比如在对待国内贵族的态度这方面,他韩国就不像魏国有底气。
此后,张开地与张启功二人又聊了一阵,主要是针对韩国此前的弊政。
倘若有魏国支持他蓟城完善政令改革,事实上对于国家而言,倒也是一件好事,问题就在于,这个国家日后到底是“韩”,还是“魏”呢?
这倒不是恭维,张开地作为韩国的丞相,确实是觉得魏国的政令非常可取。
张开地愣了愣,在沉思了片刻后,赞誉道:“前所未有的仁政。”
其中最令他感到惊诧的,莫过于魏国政令中提出了“承包”这个概念,将国内的一个个工程承包给国内贵族势力建设,既让朝廷不花一个铜钱就完成了许多国内建设,又让国内贵族势力分到了利益,名副其实的双赢举措。
张启功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张开地:“张相觉得,我大魏的政令优劣如何?”
而在撇开这一层后,魏国亦致力于加强民生,适当打压贵族与世族,使国内各阶层的矛盾看,控制在一个可调控的范围内,这在张开地看来,确实是非常厉害。
听了这话,张启功笑眯眯地点头说道:“张相高见。”
要知道,政令,乃是一个国家的本质,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因素,倘若他韩国直接沿用了魏国的政令,这跟被魏国吞并又能有多大区别?——充其量只是保留了一个“韩”的国号,以及一个毫无权力可言的傀儡君主罢了。
“赐教不敢。”张开地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张某以为,赵疆大人不妨挥军顺势攻打齐国,迫使齐国召回出征的军队,以此分裂诸国联军……”
想到这里,张开地便有些犹豫。
听闻此言,张启功笑眯眯地反问道:“张相有何高见?可否不吝赐教?”
他试探地询问张启功道:“张大人的意思是……”
而此时,张启功笑眯眯地说道:“张相满意就好……事实上,今日张某拜见了韩王陛下,韩王陛下已决定推行我大魏的政令。”
说实话,此前张开地根本就没有与张启功谈聊的心思,但张启功提出的这个要求,却正好激起他的兴趣,要知道,无论是申不骇还是张开地,都极力希望打压国内各大贵族,但奈何时机并不允许。
“……”
鉴于这一点,张启功要求张开地在随后出任韩国丞相后,逐步收回贵族势力的特权——毕竟在张启功看来,这些都是属于他魏国的,岂能在容忍韩国的贵族继续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