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稳固发展(二)
“不会吧?才装了一日的病,那位陛下不至于这么快就返回朝议才对……糟了糟了,我这次要输。”
“这不合适吧?”李粱皱着眉头说道:“汾阴令寇正,那是陛下钦定的内朝大臣,眼下只不过放到地方磨砺而已……”
“难道陛下今日上朝了?”
“川雒的令尹,也是一个极好的磨砺之处嘛。”虞子启笑着说道。
“今日杜大人心情不错啊……”
在直直盯着温崎片刻后,杜宥有些不渝地问道:“温大人,您这是做什么呢?”
因此,别看赵氏王贵这些年一个劲地抓权、捞好处,但朝中的士族们,也在有意无意地打压他们。
顿时间,就见温崎满脸激动地攥了攥拳头,让杜宥看了一个正着。
就比如眼下,虞子启不动声色地说道:“我以为,汾阴令的寇正,才能出众、政绩斐然,可以出任川雒的令尹。”
听闻此言,原本还满脸高兴的礼部尚书杜宥,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而继赵郯、寇正之后,诸内朝大臣们又举荐了几名合适的人选,这些人选当中,既有赵氏王贵、也有士族子弟,这也难怪,毕竟这些内朝大臣们亦有各自的人际交往,就好比前兵部尚书徐贯,他与安平侯赵郯的私交就不错。
此时在垂拱殿内,似蔺玉阳、虞子启、李粱、徐贯、介子鸱等内朝大臣们,早已到齐,正在内殿批阅奏章,瞧见礼部尚书杜宥满脸笑容地走进来,众内朝大臣心中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商议来商议去,诸内朝大臣们依旧拿不定主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立刻就想到了新君赵润。
哼着不明就里的曲调,礼部尚书杜宥来到了垂拱殿。
寇正何人,那可是真正的平民子弟出身——只要不是赵氏王贵出身,无论世家、寒门、平民,一旦登上仕途,那么就可以被列入士族,成为其中一员。(注:其实士族内部,比如世家与寒门、平民子弟间也有矛盾,但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还是王族与士族,可以视为特权阶级与寻常官僚阶级的矛盾。)
旋即,便有内朝大臣冯玉小心翼翼地问道:“杜大人,今日陛下他……上早朝了吗?”
毕竟以寇正的能力,日后开辟门第这是必然的。
在相视几眼后,诸内朝大臣们很默契地交换了几个眼神。
同理,介子鸱与温崎等人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