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武信侯的思量
为何?
要知道,秦国强大的根本在于军功爵制,而维持军功爵制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不断地获取对外战争的胜利,一步步强化国民对对外战争的信心,激励更多的国民踊跃参军,使得整个国家稳步迈上对外扩张的脚步。
虽然秦国也仿造川雒联盟,与羯、羚部落展开了贸易,但档次与规模,跟川雒联盟的“魏川贸易”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可在这边,乌须部落、羯部落、羚部落等几个部落组成的小团体,与秦国却并没有多少坚实的利益基础。
魏国的平民就算再穷,也能买得起羊毛编制的冬衣,毕竟在三川臣服于魏国之后,羊毛的价格远远低于棉花,而魏国目前拥有差不多九百万的总国民人口,因此算上羊毛冬衣的损耗情况,川雒联盟仅羊毛这一项能永远维持下去,甚至于,还无法满足魏国平民的需要。
因此,在这种没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武信侯公孙起是不希望过于深入三川腹地的。
不可否认,即便是在魏国,羊肉基本上也只是魏国贵族才有财力享受的美食,可问题是,羊肉从来不是魏川贸易中的大额交易,魏川贸易的大额交易是什么?是羊毛、羊皮以及奴隶!
倒不是因为他害怕战败,而是因为秦国害怕战败。
然而在秦国,平民的口粮基本上以蔬菜与杂粮为主,绝大多数的秦人只穿着粗布衣,秦人孩童更是穷到光着屁股满地跑的地步,他们何来的购买力,去采购三川的种种特产?
但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雪球只有通过不停的滚动才能吸纳更多的积雪,而若是它被外力强行阻遏,它就会停下来,而一旦停止的时间久了,雪球会自行瓦解。
虽说乌须王庭是羱族人的信仰,可为此退出川雒联盟,这还是不值当的。就算那些族长们自己狠得下心来,也未必能得到其余族人的支持。
军功爵制也是一样。
就好比川雒联盟与魏国,尽管川雒联盟下的羱族部落,有好些对魏公子姬润决定对乌须部落开战一事感到强烈不满,但从始至终,却没有几个人敢跳出来正面挑战那位肃王殿下的权威,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赵弘润的赫赫威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羱族部落不想放弃他们如今的地位。
不夸张地说,前年二十万秦军战死,秦国真正心疼的只是那几万名正规军而已,而对于数量更多的十几万黥面卒的牺牲,秦国根本不痛不痒——秦国有的是踊跃参战的平民。
三川的主要特产是羊肉、羊毛、羊皮、羊骨制品等等羊类物什,还有就是奴隶。
既然如此,秦国为何害怕战败呢?
原因很简单:秦国穷。
原因就在于,秦国之前百战百胜的神话被打破了:秦人不畏惧战争,也不畏惧战败,他们害怕的,是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后,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就像前年“魏秦三川战役”时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