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借刀杀人(一)
熊琥得知此后又惊又怒,惊的是,楚水君这厮居然还敢胆子出现在他面前,怒的是,楚水君曾教唆项氏一族截杀他与芈芮一行人。
听着巴鷿那讥讽满满的话,平舆君熊琥心下更为尴尬,但他最终还是决定将巴鷿带到楚西,至于巴国这边,便交予巴满、樊布二人来安抚巴人的民心。
可问题是,楚水君现身临江的事,已被斗廉麾下许多楚军兵将所知,一时间熊琥也不好下手。
然而,当他对巴鷿提及此事后,巴鷿却毫无意外之色,用带着几分嘲讽的语气对平舆君熊琥说道:“张先生离去前曾做出假设,猜测君侯或会让我迁居楚西,不曾想,果真被张先生猜中。”
别看就连楚国的丞相、溧阳君熊盛都暗中叫平舆君熊琥铲除楚水君,但这是楚国内部高层的斗争,自然不好弄得人尽皆知,毕竟从明面上来说,除了楚王熊拓以外,没有人可以取楚水君的性命。
斗廉乃是楚国的老将,经历过“四国伐楚”、“五方伐魏”、“诸国伐魏”等几场动辄数十万规模的大战役,最早乃是楚国相城守将南门迟帐下的将领,后来南门迟投奔魏国后,斗廉便调到上将项末帐下,待等项末在雍丘战死之后,又调到新晋三天柱、新阳君项培的帐下,也就是说,此人并不是平舆君熊琥一系的楚西将领,未必会听从熊琥的指示。
北宫玉闻言心中大定,毕竟巴鷿这个人,张启功与他都希望带到魏国,倘若巴鷿留在江州,一直处于楚军的监视或保护,那他们还不好下手,但如今熊琥有意将巴鷿带到楚西,那么他们有的是在途中下手劫人的机会。
事实上,其实西郢君熊焘也并非事事听命于平舆君熊琥,但熊琥在楚西经营了那么多年,关系亲近,楚水君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去测试西郢君熊焘是否对平舆君熊琥唯命是从。
在回到自己部落的驻地后,樊布将这件事告诉了北宫玉,称赞张启功与北宫玉道:“先生料事如神,熊琥那厮果真有意将巴鷿带到楚西。”
果然,斗廉这位楚国将领,并不清楚楚水君跟平舆君熊琥、溧阳君熊盛之间的矛盾,他对于楚水君身在巴蜀感到非常惊讶。
因此,他决定让巴鷿移居到他楚西,最好到他的封邑平舆县去,随时随地受到他的监视。
但眼下,由于猜测到魏人张启功或会派人劫走巴鷿,平舆君熊琥忽然觉得,这或许是一个借魏人之手铲除楚水君的机会。
正像张启功所判断的那样,平舆君熊琥亦知道他楚国占据巴国的举措,注定无法得到巴人的民心,自然不敢将巴鷿继续江州,毕竟若巴鷿继续留在江州,巴人很有可能会在“魏楚战争”期间叛乱,这对于楚国而言,那是莫大的威胁。
于是,他立刻派人召来了楚水君。
巴鷿同意了平舆君熊琥的要求,将巴国的一切都托付给了将军巴满。
于是,楚水君便将他前来巴国的目的告诉了斗廉,即楚王熊拓要求他戴罪立功,夺取巴蜀。
至于樊布,则被平舆君熊琥给忽视了,毕竟在熊琥看来,樊布不过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年轻人而已,根本不足以影响大局。
因为楚水君有楚王熊拓的王令,斗廉深信不疑,便将楚水君放入了“临江”,并派人将平舆君熊琥禀报此事。
巴满乃是巴国的将军,为人忠义,对巴鷿忠心耿耿,平舆君熊琥认为此人决计不敢做出什么叛乱的行为,以影响到巴鷿在楚国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