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意料之内
想到这里,他冷笑道讥讽道:“楚齐之商事大受影响?莫非指的是贵国从韩国购置的那些军备么?”
这个现象,虽然让书籍再不像从前那样神圣,但也极大刺激了魏国的文化发展,总的来说有利有弊。
“非也!”黄砷神色不变地与朱瑾对视着。
这一切,起因在于魏国前几年发生在大梁的百家争鸣盛世,自此之后,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书籍便充斥整个魏国,“立言”之事,再不像以往那样严谨,就仿佛你只要懂得写字就可以出书。
二人足足对视了有十几息。
“哈哈哈。”
左侍郎朱瑾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几许似笑非笑的表情。
左侍郎朱瑾闻言哈哈大笑。
今日,当左侍郎朱瑾正在观阅他礼部本署官员编纂的《礼仪》草稿时,忽然有小吏来报,说是楚国派来使者。
他为何发笑,无非就是觉得黄砷纯粹是颠倒黑白,睁着眼睛说瞎话罢了。
而左侍郎朱瑾,刚刚忙碌完考举的事,便重新将精神投入到与同僚一同编纂《礼法》的大事当中。
随即,黄砷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总而言之,我国君主希望贵国看在大局的份上,看在楚魏两国邦交的份上,停止这次不义之事,好让我寿郢对国内利益受损的商贾、贵族有所交代。”
今年,正是礼部主持考举的届年,这三年一届的考举,让魏国得到了许许多多的人才,得以补充到王都或者地方。
听闻此言,朱瑾摇头说道:“恕难从命!”
而近几年随着“国立学塾”的落成,礼部亦要负责国立学塾的正常运作,刊印教学书籍、培养人才等等,毫不夸张地说,礼部的职权,覆盖范围非常大。
而受到这件事的影响,礼部本署的官员,亦希望编纂一本记录各种礼仪的书籍。
楚王熊拓宅心仁厚故而停止了那场楚齐战争?嘿!
倒不是为了什么管制,只是为了避免有些不负责任的著书者误人子弟。
分明就是你楚国撑不下去了而已!
鉴于此事,礼部此前还被逼得出台了一道政令:唯有经过礼部本署检测的书籍,才允许在国内流通,否则不允许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