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魏宫廷 > 第1087章 年末

第1087章 年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至于临洮君魏忌,魏人则普遍认为,临洮君魏忌在这场战役中并无表现机会,那是因为这位君侯的身体原因——临洮君魏忌曾假称卧病辞了北三军统帅之职,协助赵弘润在三川郡覆灭了二十万秦军。

毕竟读书写字,在魏国仍然不算普及,在此之前很多平民入伍参军,主要是因为需要军饷糊口、以及养活家人,哪有闲钱去私塾念书写字?

于是北疆诸军众口一词,给姜鄙以及北三军保留了颜面,同时也给自己结了一个善缘。

不得不说,这个政策非常要命,要知道,就算是肃王军中,在颇具规模的百人将、五百人将、乃至千人将档次,目不识丁的仍大有人在,赵弘润一句话,就断了这帮人升为将军的可能。

当然,这些隐秘赵弘润等人自然是不会透露的,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还会因此与姜鄙结怨,何必呢?

这也难怪,毕竟魏国已经打败了楚国、三川、韩国、秦国,除了同盟国的小弟卫国外,魏国周边强邻都已被魏军轮了一遍,在卓著的对外战果下,许多魏人难免开始拍着胸口,洋洋得意地表示“我大魏天下第一”。

基于这个原因,在岁末的时候,礼部尚书杜宥就亲自拜访了肃王赵弘润,建议将明年那场考举办得更具规模,用考举的声势,来压制对对外战争胜利滋味念念不忘的国民情绪,让国民清醒头脑,使他们明白,想要出人头地,不单单只能通过军功,依靠考举步入仕途也是一样的。

不过话说回来,在击败了韩国之后,一直以来在韩国面前非常压抑的魏人,有些像庆王弘信,自信心难免就有些膨胀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礼部尚书杜宥又向赵弘润提出了本来不受重视的武举,作为国内县尉、都尉、将军的参考依据,总而言之,礼部尚书杜宥的主张很明确,提高考举的地位,淡化连年来对外战争胜利所引起的国民好战情绪。

对于这种论调,赵弘润自然是乐见其成的,毕竟日后魏国的河西战略与河套战略,他就准备托付给临洮君魏忌,以及砀山军大将军司马安——有这两位坐镇魏国的西北边陲,无论是秦国还是羌胡、林胡,都别想占到什么便宜。

而国内,那些目不识丁却有志成为将军的,更是如过江之鲫,不知几凡。

没办法,姜鄙的用兵与战术碰到太原守廉驳,简直就是被克地死死的,无论是用兵还是主将单骑邀战,姜鄙都不是廉驳的对手。

好在提出这个政策的,是在军方威望极高的肃王赵弘润,要是换作别人,肯定会被海量的中下级士官以及平民喷死。甚至于,就算是赵弘润,亦有对此感到愤恨的平民在背地里抱怨。

鉴此,赵弘润顺理成章提出了创建“军校”的理念,在大梁城外圈了一块地,草创了“大魏兵学”,并且在魏国军队那“士非教不得征”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私货:将不学不当任。

这不,就连朝廷与肃王赵润都认可这位君侯的才华,请这位君侯坐镇汾阴。

简单地说就是,不识字、不懂得兵法的将军,不可再升职为将军。

因此魏人觉得,倘若这位君侯当时身体无恙,韩国的结局肯定是更加凄惨。

对于这个观念,朝廷欣然接受,而贵族们亦欣然接受,唯独在平民间,激起了一些抱怨。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