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登门问罪
好在赵弘润此时还未得知真相,否则,恐怕他会恨不得将这些千刀万剐。
王瓒闻言面色微变。
原因就在于国内有些人借机囤积粮食,准备谋图暴利。
“呵。”赵弘润不置与否地哼了声,随即慢条斯理地问道:“王家主这话是发自肺腑?”
你也囤积,我也囤积,市面上的粮食少了,那么价格自然而然就上涨了。
因此,王瓒连忙强颜欢笑地改口道:“是王某失言,王某并非这个意思,王某的意思是,肃王殿下远来辛苦,不知我王氏一门能否有幸侍奉殿下。”
要不是户部出面干涉,调运各县县仓内的仓米,调节控制米价的上涨,米价何止上涨三成?
可事实上,果真是谁都没有损失么?
只见他面露惊骇之色,怒色说道:“究竟发生了何事?居然有人胆敢阻拦肃王殿下入城?反了天了?!”
不!
在听过了小儿子王郴的讲述后,他自然听得懂赵弘润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损失的,是平民,贵族们将损失转嫁给到平民身上。
什么意思?安陵是你王氏的囊中物么?
说来也可笑,魏国明明有多余的米粮卖给“川雒”、卖给楚暘城君熊拓,卖给羯、羚部落,但是国内,却因为“米粮缺少”而稳步提高价格。
安陵之主?
然而事实上,魏国国内并非缺少米粮,而是有太多的人企图谋取暴利而囤积大量的米粮,若是这些昧了心的商人贵族将囤积的粮食拿出来,市面上的米价立马下跌三倍不止!
平心而论,王瓒方才那句客套并没有错,只是很常见的客套而已,但是赵弘润故意扭曲了“地主之谊”这个词的含义,听起来就变得极为刺耳了。
王瓒心中咯噔一下。
比如去年赵弘润率军出征三川,尽管军粮耗费无数,最后甚至使魏国动用了国家力量,给出征三川的军队调集粮草,但事实上,魏国是产粮的大国,按理来说那些军粮的消耗,是不会让国内米价上涨三成的。
见此,赵弘润略微摇了摇头,说道:“可是本王差点就连这安陵县的城门都进不了啊!”
那么,为何在朝廷户部出面干涉的情况下,民间市面上的米价还是上涨了足足三成呢?
“自然是千真万确。”王瓒信誓旦旦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