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0章 大梁内战
只见当时,南梁王赵元佐深深看了几眼那卫涛,这才徐徐说道:“确实,我亦曾听说有这么一条密道,只不过,一直以来却不知城外的入口在何处。”
倒是鄢陵军的主将屈塍,在得知“肃王赵润亡故”后,面对太子弘誉的招揽微微有些意动,但也仅仅只是意动,因为他很清楚,若是他敢接受太子弘誉递出的橄榄枝,那么,待等晏墨、孙叔轲、伍忌、翟璜、南门迟等人日后脱困,保准会想办法杀了他这个叛徒。
也是,他赵弘信在大梁住了三十年,从未听说过有一条密道可以直接从城外通往城内,眼前这个卫涛,又是如何得知?
但太子弘誉的威逼利诱下,晏墨、孙叔轲等人勉强接受了前者的条件,而伍忌则因为不相信太子弘誉的解释,依旧被关押起来。
见庆王弘信满脸怀疑,卫涛笑着说道:“庆王殿下不知,是因为殿下当初未曾前往中阳参加皇狩,当日在皇狩期间,怡王爷在讲述当年的辛秘时,曾提及过有这么一条密道……”
太子弘誉恍然大悟,再次去见了被软禁的诸肃王军将领,一方面解释了他没有任何理由加害肃王赵弘润的事,一方面,则给这些将领许下了承诺,大抵就是保留商水邑,将肃王赵弘润的家业留给后者的儿子赵卫,只要这些将领们愿意为他效力。
“怡王……六王叔?”
庆王弘信闻言大感惊讶,问道:“什么秘密?”
“老八明明是被太子害死,何以这三支军队还会相助于太子?”
只见那卫涛凑上前来,压低声音说道:“庆王殿下,其实有一条密道,可从城外直接通往城内。”
毕竟这三支军队,那可是肃王赵弘润南征北战从未遭遇败绩的精锐,哪怕是名声稍不如商水军、鄢陵军的游马军,亦曾多次大放光彩,毫不夸张地说,别说庆王赵弘信手底下那些杂牌军,就算是南梁王赵元佐麾下的镇反军,都不敢正面与游马军抗衡,毕竟那是魏国仅有的一支重金打造的重骑兵。
听闻此言,庆王弘信大感震惊,惊喜问道:“当真?!”
而对此,张启功一口道破了真相:“肃王虽不在了,但还有世子赵卫。”
庆王弘信将信将疑,但本着试一试也无妨的心思,当晚他还是命宗卫长颜朗亲自走了一趟,没想到,果真在城外一间农家的仓库内,找到了那条通往城内的密道的入口。
尤其是屈塍,据太子弘誉对此人的了解,此人可不像是死忠的人——或许肃王赵弘润还在世时,屈塍会对前者忠诚不二,但待等前者不在了,屈塍未必会继续效死,毕竟这个一个对于地位、权利颇为执着的男人。
待颜朗回到军营,向庆王赵弘信禀告此事后,后者欢天喜地,当即派人请来了南梁王赵元佐,将此事告诉了后者。
关于这些将领对肃王赵弘润的忠诚,太子弘誉亦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不得不说,当看到商水军、鄢陵军、游马军这三支军队时,纵使是庆王弘信也有些慌神。
“千真万确!”那卫涛含笑说道:“若在下有半句妄言,庆王殿下可以斩下某的头。”
于是乎,待庆王赵弘信与南梁王赵元佐率领军队逼近大梁后,他们非但碰到了禁卫军,还碰到上鄢陵军、商水军、游马军这三支军队。
见对方这般信誓旦旦,庆王弘信稍稍信了几分,随即,他又狐疑问道:“你怎么知道有这条密道?”
(注:这就是“继承人”在古代的重要性,家主若是不幸过世,那些忠诚的家将、家臣,就会自动效忠“继承人”;反之如果没有继承人,这些家臣、家将就会无所适从,最终崩离解散。君王立太子、太子立皇孙,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