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魏韩新岁首战:山阳之战!
不能否认,魏国的贵族、尤其是大贵族,平日里想尽办法以权谋私、钻朝廷的空子,但当这个国家遭到威胁时,他们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出钱出力。
而此时,就听燕王赵弘疆继续说道:“大梁已收到魏西战场的捷报,言我大魏已与秦国结盟,魏秦两国的战争在去年年末已经结束,眼下,我弟弘润正与秦国的援军,火速赶来北疆……”
再比如外黄孙氏,往年占着本属国家的矿山不肯放,但如今魏国面临覆亡威胁时,外黄孙氏当即花费巨资为山阳军锻造武器甲胄,为其筹集军粮。
“此事当真?”宗卫长曹焱惊喜地问道。
在这条特殊政令下,以往那些看似仿佛国家蛀虫的魏国王公贵族纷纷行动起来,不惜投入重金组建私兵打造兵器,比如成陵王赵燊、安平侯赵郯眼下驻军在“酸枣”的军队,就是这两位赵氏王侯自行筹资打造。
“或许是因为风雪耽误了,莫要担心。”
但很显然,燕王赵弘疆做不出来这种事,立誓要为国镇守国门的他,岂会抛弃山阳县的百姓,抛弃上党郡的友军?
这个猜测,大有可能,因为从客观说,魏军已经失去了对河内至少七成地域的掌控,面对着据说几万十几万的韩国骑兵,北疆的魏军如今连各自驻守的县城都不敢轻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韩军骑兵恣意在雪原上驰骋,截断了北疆诸城与大河以南魏土的联系。
而听闻燕王赵弘疆的决定,屋内诸人大惊失色,毕竟这是最最“糟糕”、最最危险的选择。
这让赵弘疆夫妇都有种不详的预感——会不会是被韩军骑兵给劫袭了?
再看其他诸将,亦一个个鼻息粗重,满脸惊喜。
尤其是去年下半年魏韩之战再次爆发的时候,由于魏国急需大量武器装备,而大梁的冶造局与兵铸局又来不及打造,因此,朝廷特许地方贵族私铸兵器、甲胄,组建私军保卫国家。
“千真万确!”孙颢点点头说道:“此事在大梁早已传开了,据说,肃王殿下与秦国的援军,有多达四十万!”
不夸张地说,燕王赵弘疆的山阳军能发展到今日这种地步,外黄孙氏功不可没。
听到孙颢的确认,曹焱、刘序等诸将欣喜地无以复加。
抢在诸将劝说之前,燕王赵弘疆正色解释道:“本王也有本王的考量……你们不知,我妻兄孙颢此番前来,虽然押运的粮草被韩军所截,但他带来了一个极好的消息。”
而燕王妃孙氏的兄长孙颢,最近几个月就负责向山阳运输粮草,但不知怎么的,比预定日期晚了整整三日,孙颢的运粮队伍还是没有抵达山阳。
“极好的消息?”
想来,似楚国的巨阳君熊鲤那种贪婪而无远见的大贵族,世上还是极少的,绝大多数的贵族,哪怕平日仗着王公贵族的身份在国内作威作福,但当国家面临覆亡威胁时,他们还是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即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嘛。
诸将惊讶地看向孙颢,却见后者重重点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