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风向
那俨然,是一副众志成城的军势!
暘城君熊拓会在意毫不值钱的士卒的性命?步兵这种楚国贵族们眼中的消耗物,在封地里随随便便拉一队人就能再次组建起来,谈什么损失。
而此时,赵弘润深深吸了口气,大声喊道:“牢记这一幕,我大魏的将士们,这便是我大魏忠烈之士最后的威武英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大魏,严拒任何要挟!”
为了一个平舆君熊琥,牺牲十几名英勇奋战到最后城破的文官,这是否值得?
话音落下,无人回应。
然而问题是,倘若他不愿意释放平舆君熊琥,对面那些召陵城的文官们,他们的下场也就不难猜想了。
是因为没有人认可赵弘润的话么?
而更让熊拓感觉无法接受的是,那位召陵县的县令陈邴,明明是被他们魏国的弓手射死,可他临死前脸上却依旧带着满足的笑容,更忘乎所以地大喊“殿下定要收复召陵呐!”这样的话。
抛弃如此对大魏忠心耿耿的忠烈之士,赵弘润怎么也办不到。
“……”
他瞧得很清楚,陈邴这位召陵县令,在与裴瞻对话的时候,第一时间便询问鄢陵的情况,然后第二句话,便是言辞坚定地希望他赵弘润拒绝暘城君熊拓所提出的交换俘虏的建议,诚可谓是忠烈之士。
“……”
当然,这“巨大的损失”指的可不是所谓的赎金或者赔偿金。
不!
退一步说,哪怕是要释放,那也得让楚国蒙受巨大的损失。
是因为营墙上所有魏兵,都瞪着眼睛,死死地瞪着营外头的那些楚兵们,瞪得仿佛连眼眶都要崩裂。
正因为如此,赵弘润并不想释放平舆君熊琥,并且他早就打定主意,似熊琥、熊拓这类主动进犯大魏国土的侵略者,他是抓一个杀一个。而之所以他至今还未杀平舆君熊琥,不过是因为这家伙还有利用价值罢了。
尤其是前者。
魏、楚两军士卒,一片死寂,他们的目光都投在那片被箭雨掠过的地方,望着那些被魏国弓手射死的人。
不得不说,他对原召陵县令陈邴与另外十几名召陵城的文官们大有好感。
有楚人,也有魏人。
赵弘润徐徐吐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