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放风筝
大魏天子听罢哈哈大笑:“你这老物,你年轻时可是胆大包天的主啊,朕才不信。”
中书右丞虞子启严肃地提出了一项方略:“重商!”
就在这个时候,大魏天子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声声喧哗。
可如何让百姓变得富足呢?
“我……我真的飞起来了……殿下,殿下,我飞起来了……”
大魏天子深以为然,税收是国家的根本,这是众所皆知的事。
“咳!”中书令何相叙一声咳嗽打断了虞子启过于激进的言语,毕竟虞子启这番话,针对的恰恰正是大魏国内的权贵阶层。
“唔?”赵元偲愣了愣,旋即恍然大悟道:“莫不是去宫学了?”
似乎是看出了天子心中的顾虑,虞子启低声说道:“我大魏的财富总共也就那么些,此多彼寡,此乃天理……臣以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财富的多寡,而在于这些财富究竟被作用何处。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的人,身无下顿之粮,可有的人,却能于青楼掷金万两……”
“呃,应该也不在宫学……”
而一般富豪权贵的背后,几乎都是贵族公卿、甚至是皇室亲王,也就是上流阶层,这期间涉及到的种种问题、关系,错综复杂,不是简简单单提出一条“重商”的国策就能解决的。
“哈哈哈哈,你们几个拉好了……”
中书左丞蔺玉阳率先言道:“撇除别的不谈,臣以为,八殿下所言‘民富国强’,的确是一条强国强民之策。一个国家的强盛,首先得看军武,即军队的武力。而军队的武力如何评价呢?一看士卒的训练,二看军备……历代我大魏的军备,皆耗资巨大,这笔钱来自于何处?赋税也!而赋税,则取之于民。若是民间富足,税收自然顺畅,国库也就充盈,自然能拿得出大笔的钱支持军队。反之,若是民间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如何交得上税收?若无赋税,国库艰难,户部又何来钱养军?”
“放心吧,殿下……”
君臣其乐融融地打趣着,说着说着,他们又将话题转移到了“民富国强”这句话上,这次三位中书省大臣就没有什么顾虑了,纷纷展开讨论。
大魏天子皱了皱眉,心中究竟是何人竟然敢在宫内喧哗。
“唔?难道是去后宫去看他母妃了?”
所谓重商,言下之意就是大力支持国内的百姓发展商业,鼓励他们将本地的特产卖到其他地方,赚取差价。可问题是,以商赚钱这条路子历代被各地的富豪权贵把持着,若是赵元偲大力支持民间发展商业,无疑就会损害到那些富豪权贵的利益。
“今日上午就去过了……”
大魏天子皱眉不语。
“那他去哪了?”大魏天子越听越糊涂,心说既然不在宫学,也不在后宫她母妃处,又不在这文昭阁内,既然如此,那赵弘润跑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