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楚国的溃势(二)
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寿陵君景云遭到惨败,率领余众向南撤入九江郡。
由于寿陵君景云与邸阳君熊沥二人急着撤兵返回,无心恋战,二人麾下军队被魏军打得溃不成军。
但今日,田武麾下那些前齐兵将,却让曹焱、屈塍、韩普等人刮目相看。
值得一提的是,那一晚,郯城守将申屠亢亦听到了城外的动静,但由于城外皆被魏军围定而没敢轻举妄动,生怕乐弈的诡计。
毕竟长久以来,齐国的兵将一直与勇猛、悍勇这类称赞之词绝缘,原因就在于此前齐国富裕,因此比较魏国、楚国、韩国等外战不断的国家,齐人的性格就显得相对懦弱、保守,像什么以命换命这种战术,是几乎不会出现在齐国士卒身上的。
可没想到的是,当天亮后他登上城墙一瞧,非但寿陵君景云与邸阳君熊沥麾下十余万军队已消失无踪,就连乐弈麾下的三十余万魏军,亦不知去向,以至于原本有几十万魏楚两国军队对峙的城外,这会儿空空荡荡。
跟广陵郡的情况差不多,彭城亦位于东海郡的南边,若被田耽攻陷彭城,寿陵君景云麾下的军队,亦将陷入魏军的腹内。
见此,乐弈挥军向前,越过“缯山”,直逼郯城。
在这种情况下,寿陵君景云与邸阳君熊沥只得放弃郯城,准备趁机悄然撤兵。
即丘被攻破后,通往东海郡的大路就被彻底打开了。
但很可惜,乐弈早早就在等待楚军撤兵,又岂会叫景云、熊沥二人如此轻松就撤退?
总而言之,田武在攻取即丘时,无论是这位前齐出身的猛将,亦或是他麾下的前齐士卒,他们作战时异常凶猛,仿佛是要将“亡国”的愤怒发泄在那些楚国军队身上,以至于即丘这座城池,在短短两日内就被田武攻陷,让魏将曹焱、屈塍以及元邑侯韩普大感惊愕。
数日后,心急率军返回彭城的寿陵君景云,在彭城一带遭到了魏将田耽的伏击。
毕竟齐国与楚国此前签订了同进同退的同盟协议,并且在楚国出兵攻伐魏国的时候,齐国亦无偿资助楚军粮草,虽然此举齐国主要还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但大部分齐国兵将们却不这么看,他们会认为楚国这是忘恩负义,在榨干了齐国的粮草后,便任由齐国被魏国覆亡。
事实上那其实也不算是伏击,纯粹就是田耽挡住了彭城守将羊祐派出接应景云的军队,堵在了后者撤退的必经之路上罢了。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魏将田武与其麾下的军队在攻取即丘时,斗志盎然,仿佛是想报复当年发生在此地的那场战争,不过,相信更多的,还是前齐国兵将们对于楚国此前“放弃齐国”的怨恨。
田恬目前大概二十余岁,有勇有谋、进退有据,事实上在乐弈看来,田恬其实比他父亲田武更适合先锋将这个职位。
在景云、熊沥撤退那一晚,乐弈下令全面进攻,令曹焱、屈塍、韩普、田武、田恬等将领,率领麾下军队死死咬住景云、熊沥二人所率的军队。
不过相比较田武的勇武,更受乐弈看重的,反而是前者的长子田恬。
至于郯城,乐弈根本懒得攻打。
尤其是田武,这位齐国猛将亲自攻上城墙,斩杀了即丘守将“屠燊”,可谓是勇冠三军,唬地楚军溃不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