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败势(三)
因为那名千人将的威胁,营墙脚下的那些楚兵的尸体,那些楚兵们最终也没敢来搬运。
就拿赵弘润来说,不可否认,他心中一直抱持着报复楚国的心思,但那顶多只是让楚国蒙受巨大的损失罢了,难道说,待等他有朝一日反攻到楚国境内时,他也学楚人的战争方式一样,纵容麾下的士卒去烧杀抢掠?
宫渊摇摇头,淡淡说道:“那几面白旗,并非是楚军想要投降的意思。”说着,他便将那几面白旗的真正含义告诉了卫骄、吕牧二人。
那与楚国的那些熊氏王公贵族又有何区别。
然而在魏将宫渊身旁,卫骄、吕牧二人却似乎并不懂得这条不成文的规定,见主将下令停止攻击,不解地问道:“将军为何下令停止攻击?……难道将军真相信营外的楚军会投降?”
“算了……还是回帐想想下一步吧,经过这一仗,暘城君熊拓应该不会再强攻我军营寨了。”
“到此为止了!……若再敢向前,立杀之!”那名千人将怒意浓浓地威胁道。
宫渊闻言摇头说道:“楚人再怎么狡诈,也不会在这种事上耍诈,若他们真敢这么做,必定会被天下人所不齿,到时候我大魏亦或是齐、鲁两国再与楚国交兵时,再没有人会相信楚人……相信楚人明白什么叫做因小失大。”顿了顿,他继续说道:“更何况,楚军的长弓手已经撤退了,没有那些长弓手的压制掩护,单靠这些步兵,就算抵达了枪林那一带,也奈何不了这座军营,没事。”
赵弘润与宫渊转头望向那名千人将,却见那千人将正对着身旁一脸担忧之色的魏兵犹愤愤不平地骂着:“怕什么?我又没射杀他们,犯什么军规?!……这些楚狗杀我大魏军民时,可曾遵从过什么道义?!”
卫骄忍不住嘀咕道。
见此,宫渊张了张嘴,仿佛想呵斥什么,但最终什么都没有说。
这也正是魏将宫渊及时下令停止攻击的原因。
与宫渊打了声招呼,略有些疲惫的赵弘润自顾自回帅帐去了,毕竟以所谓的道义说服自己不趁机射杀那些楚兵,反而让他们将尸体连带着装备都搬走,这种事他其实也无法接受,索性眼不见为净。
而随着后来儒家思想开始遍布各个国家,“仁”的思想逐渐改变或完善这条不成文的规定:若战败方举白旗,希望收敛己方战死的兵将,胜者方应遵从仁义,默许对方的要求,而不应当趁机攻击。
楚军,终于徐徐撤退了。
自那时起,两军交战时,双方兵将便心照不宣地开始履行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胜者收敛战场尸体,无论敌我双方,都必须焚烧或就地掩埋,不许暴尸于荒野,更不许随便丢弃在水源附近。
“不会有诈吧?”
而赵弘润则是面无表情地思索着。
果不其然,只见在营外,唯一对他们魏营有所威胁的那些长弓手兵阵,已逐渐向后退离。而那些仍在徐徐向前推进的楚国步兵,却只是将盾牌举在身前,一步一步地朝着魏营走来。
他并不认为那名千人将有什么说错的地方,可问题在于,楚国可以不在意他们在国与国之间的舆论或口碑,但是大魏却不能不在意。
卫骄、吕牧二人恍然大悟,顿时回头观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