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林中战役(二)
在经过赵弘润的允许后,那名负责传递消息的斥候大步走入帐内,在用热切的目光偷偷看了几眼赵弘润后,叩地禀报道:“启禀太子殿下,河西守司马安将军,已率军向‘银川’进发!”
相信此前谁都不会想到,这位当年提出“非我族类尽杀之”的上将军,如今却是魏国最大的奴隶主,手底下奴役着十几万的异族奴隶。
帐外,忽然响起了一名士卒的通报声。
而在听了司马安的回答后,赵成岳感觉很是惊奇,不过仔细想想,司马安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只要他魏国保持强盛,这些臣服的异族岂敢反叛?(注:五胡乱华,本质就是中原因为频繁内战而变得虚弱,让这些原本臣服于中原的胡人心生了非分之想,因此这是中原自己的问题,同时也是民族融合期间的一个歧路。如果中原依旧强盛,这些胡人找不到任何可乘之机,必然逐渐融入汉民族。)
“报!”
虽然作为一名将帅而言,这是尽职的表现,但如今他作为魏国的东宫太子,这个举动却足以将朝廷里的那些大臣们吓得半死,尤其经过前两年那场“宁邑战役”后,赵弘润所在的本阵,可是险些就遭到韩将、北原十豪李睦的袭击,若非当时魏秦联军的兵将们奋勇作战,搞不好,赵弘润就会被韩将李睦麾下的雁门骑兵俘虏。
不过这次,他还是遵照太子赵弘润的意思,给这些林胡留下了一线生机。
原因就在于赵弘润领兵作战时,有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喜欢亲临战场、观察敌军的虚实,寻找可以敌军中可以利用的漏洞。
这让当时在旁观战的赵成岳感到颇为意外,毕竟在他的印象中,司马安对待异族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杀,“非我族类尽杀之”这句话,正是出自这位上将军的口。
从目前魏军的部署情况来说,赵弘润坐镇这座刚刚开始动工的“林中要塞”,确切地说已属于后方,因为朝廷那边竭力反对他亲自参与征战。
他并不知道,其实这最初是赵弘润的观念。
赵弘润小声的嘀咕,让在帐内的秦少君与赵雀都微微有些脸红。
随后,那些侥幸逃过魏军包围网的银川林胡,疯狂向北迁移。
“看样子,接下来要鼓励生育了……”
于是,在庆贺的时候,赵成岳好奇地询问司马安:“大将军不怕这些异族日后复反么?”
赵弘润点了点头,挥挥手示意那名斥候退下,随即,他将目光投向案几上的那份行军地图。
当时,司马安看了一眼赵弘润,淡然说道:“彼反,便剿之……只要我大魏强盛,何惧这些异族反叛?”
“我知道了。”
说这番话时的司马安,在河西郡拥有着十几万的异族奴隶,正是这些异族奴隶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才使得司马安迅速修缮了河西郡的几座城池,为魏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