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昭武四年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赵润颇为伤感。
在思忖了半晌后,赵润命人请来庆王赵信。
“沈将军来得正好,我等刚刚打探到一件很离奇的事。”
“来人,请庆王。”
“离奇?”
不能说没有赵来峪就没有今日的赵润,却必须承认,若没有赵来峪,赵润这一路上将会走得异常艰难——最要紧的是,正是赵来峪让赵润逐渐改变了对待国内王贵势力的态度,否则按照赵润曾经的性格,恐怕魏国,多半会因为清洗贵族势力而闹出一场内乱。
在赵润的印象中,庆王赵信最大的毛病就是眼高手低、容易得意忘形,但若是此人肯踏踏实实做事的话,其实倒也不失是一个人才——赵润的诸兄弟当中,又岂是真有庸才?
注意到金勾的些许敌意,沈彧微微一愣,旋即笑着宽慰道:“别激动,金勾。我等彼此的恩恩怨怨,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这让赵润感到有些感慨。
金勾深深看了一眼沈彧,旋即暗自叹了口气。
不晓得是因为被圈禁了十几年,还是因为消除了心中芥蒂,庆王赵信变得稳重了许多,据赵润的堂兄赵弘旻私底下透露,赵信这些日子在宗府处理事物时,颇为兢业,不复当年那般眼高于顶的模样。
沈彧好奇地走上前去。
在赵润从肃王走向魏王的途中,赵来峪为他出了很大的力,就比如说成陵王赵燊、安平侯赵郯、上梁侯赵安定等王族子弟,这些人原本都是站在赵润的敌对方的,是赵来峪一个个地劝服对方,使这些赵氏王贵以及其余很大一部分国内贵族势力,最终成为了赵润的助力。
见此,桓虎伸手指了指地图上的“睢阳”,旋即将手指向南移动,停留在“亳县”一带,转头对沈彧说道:“刚刚收到了阜丘众的消息,在‘亳县’一带,最近聚集了十几万楚军。”
他与三叔公赵来峪的初见,非但不能说和睦,反而是相互视为仇寇一般,但没想到天意莫测,到最后二人却成为了一路人。
“你闲着没事派人打探亳县一带做什么?”
当年那件事后,金勾与赵润结下了恩怨,随后他投奔桓虎,原本还打算日后见机报复赵润一伙,可时过境迁,曾经的那位肃王,已经是高不可攀的魏国君主,就连沈彧这个当年的小小宗卫,也成为了商水郡的郡守,手握数万兵权。
大约半个时辰后,庆王赵信匆匆而来。
彼此,早已不在一个档次。
前段时间,南梁王赵元佐不惜牺牲自己、牺牲庞焕等宗卫的前途,让赵信得到了一份“制止颐王作乱”的功劳,虽然赵润很清楚这其中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最终还是按照南梁王赵元佐所期待的那般,恢复了赵信的爵位,并将其安排到宗府担任主事。
此时,桓虎笑着将话题岔开了,免得金勾这个同伙人太过于尴尬窘迫——他还是很需要金勾手底下那帮阜丘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