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安抚己内
听闻这一番义正言辞的话,帐内诸部落族长们皆暗暗点头,心说:有错必纠,这才是大国应有的气度嘛!
见此,赵弘润点了点头,说道:“因此,我方不必主动出击,跟羯族人耗着就可以,我们只不过三万人,而对方却有二三十万,他们每日的食物消耗,是我方的十倍,这个差距,会拖垮他们。”
“不,诸位已是我大魏的盟友,自然可以支配这片肥沃的土地,这是清楚列在誓约条例上的,并不能减免诸部落因我大魏而蒙受的损失……我大魏身为盟主,自当以身作则。”赵弘润严肃地说道。
“可是,羯角人可能已经得到了沿途许多个部落的支持,若是那些部落为羯角人提供食物呢?”一名族长迟疑地问道。
“肃王言重了。”纶氏部落的族长禄巴隆连忙摆手说道:“肃王宽容仁慈,允许我族继续居住在三川,我纶氏部落已经感激不尽……”
见此,赵弘润朝着众族长们拱了拱手,笑着说道:“诸族长深明大义,我姬润会铭记于心的……那么现下,本王就来说说这场仗,究竟该怎么打。”
赵弘润环视了一眼诸族长的表情,随后摇摇头说道:“是持久……在中原国家,包括我大魏,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数百年前那种能在两三个月内就结束的战争,早已经绝迹了。近几十年来中原各国所爆发的战争,动辄几十万兵力、耗时年余,有时一场局部战争打个几年,这是很常见的事。因为各国的将领们都学乖了,他们逐渐倾向于用最微小的兵力损失,去创造最大的战果,对于每一次出兵都非常谨慎……一方谨慎用兵,这没有问题,可当交战的双方都非常谨慎小心时,那么问题就来了:由于谁也不敢冒险,因此,双方僵持不下,以至于一场仗往往打个一两年……而这个时候,就看双方军队究竟哪一方更加持久。”
而此后,其余族长们亦纷纷点头附和。
“……”诸族长们听得津津有味,毕竟他们从未接触过中原国家之间的战争。
“肃王说得哪里话,敌军压境,自然应当率先商议此事!”纶氏部落的族长禄巴隆环视了一眼众族长,率先开口支持道。
听闻此言,赵弘润微微一笑,反问道:“提供多达二三十万人的食物?而且还是日复一日?换做是谁都不会愿意吧?……呵!若是羯角人当真这么做,本王可以保证,只要他们半月未能攻克雒城,那些臣服于他们的部落,必定怨声载道!”
而在布置好了这一切后,赵弘润抬起头来,对毡帐内诸位族长们沉声说道:“诸位,前番我魏军入三川时,由于本王督查不利,致使本王麾下有一支军队,做出了令人寒心的恶行,本王知道诸位族长虽然嘴上不提,但心中多少留有芥蒂……这件事,本王会在战后给予相应的巨额的赔偿。虽然本王不能使死人复生,但是,本王可以使尚且活着的人得到应得的抚恤与赔偿,使那些无辜牺牲者的家眷,日后能过得更好……包括被本王焚毁了部落财富的纶氏部落。”
听了赵弘润料理分明的剖析,诸族长们暗暗点头:的确,无偿供给羯角人食物,而且还是二三十万大军的食物,哪个部落会那么傻?退一步说,一日两日倒可以接受,可十日半月的,那些部落们势必会被羯角军那庞大的食物消耗拖垮。
“本王所说的持久,指的是军中士卒的士气,可持续作战的韧性,以及后勤粮草的支持等许多问题……而其中,粮草后勤最为关键!中原国家之间的战争,拼的就是源源不断的兵力与源源不断的粮草!”说到这里,赵弘润压低了声音,提出了一个关键:“而据本王说知,羯族人的军队,是没有后勤粮草这个概念的。”
众族长们对视了几眼,虽然明知这是眼前这位年轻的肃王为了得到他们的支持而许下的承诺,但却并未反感,毕竟这几日他们与这位肃王殿下接触的时日也不短了,自然也明白这位肃王殿下的品性。
“不错,羯族人在北地与胡人打仗,全靠抢掠……”孟氏部落的族长孟良隐约已听懂了赵弘润想要表达的含义,喃喃说道:“而在这场仗中,我们部落的羊群,除了留在城内留作军粮的,其余皆已迁向东边,并不在城外放牧,羯族人无法从我们手中抢夺到什么食物……”
“不过碍于羯角大军威逼城下,抚恤、赔偿之事,且等本王打败了羯角的大军再说……不过本王可以保证,到时候的抚恤与赔偿,定会让诸位族长们满意。倘若信得过本王的话,咱们先来商议一下兵临城下的羯角大军,如何?”
“而从我们这边抢掠不到食物的羯角,却有二三十万每日要消耗许许多多事物的嘴。”纶氏部落的族长禄巴隆亦听懂了,脸上浮现几分释然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