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尘封的故事(六)
谁也没有想到,当年沸沸扬扬的“萧氏谋反”一案,居然从头到尾就是一桩冤案,而促成这桩冤案的人,居然正是当今魏国君王赵元偲。
倘若当时赵元偲克制了心中的愤怒,并没有杀害萧淑嫒,那么,萧鸾的举动,的确可以挽回萧淑嫒的过失,但遗憾的是,赵元偲已错手将萧淑嫒杀死,导致这一切已无法挽回。
至此,萧鸾作为当年从龙之臣的一员,与赵元偲反目成仇,暗中纠集那些被牵连的贵族、世家的幸存者,还有南燕军的幸存者以及家属,逐渐开始了对姬赵氏王室、尤其是魏王赵元偲的复仇。
并且,卫穆叮嘱萧博远、萧鸾父子,这趟旅程不得走漏消息,毕竟运送“前太子赵元伷父子的头颅”这种事,实在不宜声张。
这股意在颠覆魏国、颠覆魏王赵元偲权柄的势力,就称作“萧氏余孽”。
南燕侯萧博远与萧鸾父子不疑有他,请卫穆这位天子使节代掌南燕军,他父子二人则带着前太子赵元伷父子的头颅,前往大梁。
……
出于怜悯萧氏等诸多贵族世家的幸存者,怡王赵元俼前往刑部大狱探监,寻思想个办法解救这些幸存者,没想到,因缘巧合竟认出了萧鸾。
而这个时候,卫穆则故意在南燕军中传出“魏王赵元偲因忌南燕侯萧博远兵权在握,欲设计谋害”的谣言,挑唆南燕军进逼大梁,迫使魏王赵元偲与朝廷释放南燕侯萧博远、萧鸾父子。
要知道,自从萧鸾在暗中支持赵元偲以来,怡王赵元俼就与萧鸾成了好友,他原以为这位好友已被处死在菜市口,没想到,这位好友竟侥幸逃过一劫。
这些证据被送到大梁后,朝野震动。
出于对四王兄赵元偲错手杀死萧淑嫒的怨恨,以及看在萧鸾乃是萧淑嫒最疼爱的弟弟的份上,怡王赵元俼想尽办法保全了这些幸存者,便趁人不注意之际,将其中的萧鸾带了出来,让他通过怡王府底下的密道,逃离了大梁。
随后,卫穆哄骗哄骗萧博远、萧鸾父子,让父子俩带着前太子赵元伷父子的首级前往大梁,说是这样更能“证明青白”。
……
听闻此言,萧博远心有余悸、而萧鸾则洋洋得意,认为是自己的明智决定,挽救了他南燕萧氏一门。
听着怡王赵元俼徐徐讲述当年的辛秘,中阳猎宫中宫大殿内的诸多宾客,无不瞠目结舌。
于是,当时卫穆半真半假地道出了来意:“不瞒两位,其实卫某此番前来,正是奉了陛下的密令,缉拿叛逆赵元伷父子……所幸两位并非被叛逆所蒙蔽,否则,卫某只能请天子令,代掌南燕军了。”
而此时,卫穆则代为执掌南燕军,“收集”到南燕侯萧博远倾吞军饷、勾结韩国等种种罪名,暗中派人送到大梁。
而正因为怡王赵元俼一时的意气举动,使赵元偲铲除南燕萧氏一门的行动出现了一个致命的后患——即走脱了萧氏公子萧鸾。
没想到的是,卫穆暗中已派人联络大梁,以至于南燕侯萧博远父子到了大梁后,便被赵元偲派内侍监收监。
萧鸾的才能,十倍于其父南燕侯萧博远,他在逃离大梁后,设法弄清了赵元偲恩将仇报的真相。
听闻此言,南燕侯萧博远与其子萧鸾深以为然,便带着前太子赵元伷父子的首级,乔装前往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