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备战
平心而论,魏天子倒是不担心鄢陵军与商水军这两支楚国降军的忠诚度,毕竟这帮人若是敢反叛的话,无论是魏国还是楚国,都不会再容纳他们。
这还是这对父子因为苏姑娘一事而产生矛盾后,赵弘润第一次主动前往垂拱殿。
这种内凹的三角面,或者说放血槽,它在箭镞射中人体之后,会因为三棱箭镞的扩张性撑开创口,使人体内的鲜血顺着这个内凹的三角面喷出,在极短时间内达到使中箭之人大量失血的目的。
在垂拱殿内,赵弘润向其父皇说出了这番前来的目的:请调鄢陵军与商水军。
可别小看这个内凹的三角面,事实上,这个小小的改动,集合了古代工匠们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智慧结晶。而它,就是最古老的放血槽的雏形。(注:真实历史中秦国的箭矢为啥强,看这里。)
对于这名在成皋合狩期间,曾在魏人宿营地被大盗贼桓虎夜袭时立马赶来护驾的儿子,魏天子对其很是欣慰与感动。
当然了,也有可能这只机弩匣只是当初鲁国所研制的“试用型号”,如今,鲁国有可能已研制出更加先进的机弩匣,但赵弘润怎么想都不觉得鲁国会轻易将这种兵器流出国外,于是就死了心,专心去鼓捣他的连弩去了。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若要加强“三棱镞”的放血功能,就必须扩展镞刃、加大放血槽,而这样做无疑就会加重箭镞的重量,使箭镞、箭杆、箭羽三者的平衡被打破。
毕竟连弩,那也是能够改变战争方式的兵器。
而眼下赵弘润正在做的工作,就是进一步加强“三棱镞”的放血功能,以达到“一箭就使人失去战斗能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魏国的工匠丁钧,已经让赵弘润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模仿的能力,因此,一旦这些三棱镞流入他国,很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被他国模仿出来,是故,赵弘润决定在发放这些箭镞的时候在军规中加上一条:在打扫战场时,必须尽可能地回收三棱镞。
而“三棱镞”,它在“三翼镞”的基础上又加以改进,断面为向内凹三角。
唔,那两只兔子的礼物就算了,魏天子转手就送给了沈淑妃,让那两只兔子给沈淑妃作伴去。
两者的区别在于,“三翼镞”比较“双翼镞”仅仅只是增加了一翼(一面镞刃),镞刃依旧扁平,这种箭镞在射入人体后,人体创口会与镞刃自然贴合,因此,只要不是射中要害部位,其实并不会在短时间内致命。
“弘润,你是说,召鄢陵军与商水军?”
其实确切地说,双翼镞的进化型是“三翼镞”,“三棱镞”是在“三翼镞”基础上再次改良才得到的产物。
在这种“三棱镞”面前,哪怕是体魄、气血再充盈的武将,都难以支撑几箭,除非对方迅速拔掉箭矢,绑扎伤口,否则,片刻工夫后就会因为大量失血而面临假死状态,随后在昏昏欲睡般的状态步入真正的死亡。
虽然说这并不能杜绝三棱镞的工艺流向国外,但至少能够掩藏一阵子,让魏国军队在这段时间内占得“先机”。
不得不说,三棱镞的诞生,是箭镞历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它的出现,几乎终结了曾经某些体魄强大的武将们“身负数十箭而不死”的可能,使得箭矢再次成为战场上的最大杀器。
而在冶造局研制并试验三棱箭镞的期间,赵弘润前往了皇宫垂拱殿,求见他那位父皇。
要命的是这种箭镞因为存在倒刺的关系,轻易还无法从人体内拔掉,这就使得战场上的士卒一旦被这种箭矢射中,几乎便宣告了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