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秦国反应
其实说实话,秦国与魏国的战争,就目前而言还是蛮乐观的,虽然魏国的河西、河东两郡,在魏将司马安、魏忌、赵宣等人的防守下暂时亦无法攻克,而武信侯公孙起,亦被魏将廉驳、冯颋咬住了尾巴,就连“偷袭三川郡”的奇兵,亦被魏将庞焕、赵郯等人挡住,但总得来说,秦国的军队并未取得劣势。
齐国不行,楚国也不行。
秦魏同盟之后,嬴逐便时常翻阅魏国的书籍,姐姐嬴璎每回返回秦国时,也会给这位弟弟带来一些魏国的书籍,比如魏国这些年来面对国内国立学塾而刊印的《礼法》、《儒学》、《法论》等等,嬴逐手中就有非常完整的一套。
在韩国衰败的今日,中原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秦国这般,以数量相近的兵力,与魏国军队正面交锋。
除此之外,嬴逐也喜欢翻阅《轶谈》这类的杂书,这一点跟魏王赵润颇为相似,都是看书非常杂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秦国军队尚能勉强抱持住先前偷袭所带来的些许优势,这着实非常了不起。
倘若秦魏两国当真各自出兵五六十万决战,胜败姑且不论,秦国很有可能会被这五六十万军队每日的口粮开销给拖垮。
“唔。”
真正的关键,在钱粮,即秦国养不起那么多的军队。
秦王囘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当然,兵力的差距其实并不算什么,对于民风彪悍、渴望战争的秦国而言,魏国若是征调三十万精锐,他秦国也能再征调三十万兵力——哪怕这三十万兵力当中,民兵(类似黥面、但不限于黥面)可能会占据大多数,但一旦真正交锋起来,秦国的民兵未必就会在魏国的锐士面前溃败。
区别仅在于,魏王赵润翻阅书籍更多是为了打发时间,而嬴逐,则是为了解闷,借由书籍,让身体虚弱的他能够接触到中原的文化、风景、轶事等等。
别以为魏国所有的精锐都在韩国,魏秦战场上的魏军就不算精锐,事实上,魏将司马安的河西军、魏忌的河东军、赵宣的北一军、庞焕的镇反军,这几支都是魏国的精锐之师,满编约有相近二十万,再加上其余的民兵,秦魏战场上的魏军数量亦不下于三十万人,与秦国的军队基本持平。
因此,嬴璎每回返回秦国时,嬴逐总会向他询问发生在魏国的新鲜事,包括这次嬴璎被其父秦王囘软禁在咸阳宫内。
说实话,在两国交战兵力数量相近的情况下,秦国能与魏国打地平分秋色,这着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这一日,当嬴璎闲着无事争陪伴母亲雍氏时,秦王囘迈步走入了宫殿。
待大庶长赵冉与左庶长卫鞅二人告辞之后,秦王囘迈步走向王宫的深处。
毫不夸张地说,若魏国下定决定要对付秦国,它还能再调至少三十万精锐赶赴秦魏战场。
在这段时间里,嬴璎一直被软禁在咸阳宫内,虽然父女二人的关系一度闹地很僵,但嬴璎与母亲氏,还有弟弟、也就是如今秦国的储君“嬴逐”,倒是还相处地不错。
但遗憾的是,魏国并不仅仅只有河西军、河东军、镇反军、北一军这四支精锐,还有姜鄙的上党军、赵疆的河内军、屈塍的鄢陵军、伍忌的商水军、韶虎的魏武军,以及在“大梁战役”中彻底扬名的“禁卫军”。
说起秦国如今的储君嬴逐,虽在外界看来沉默寡言、性格阴郁,但事实上,这只是因为嬴逐自幼体弱多病的关系,再加上秦王囘子女不多,嬴逐就渐渐养成了喜欢独处的自闭性格,不善于与陌生人交流,喜欢翻阅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