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说降(二)
八月二十一日,在魏军的安抚与种种承诺下,铚县城内的楚民开始陆续向相城搬迁。
再比如今时在赵弘润面前的孙叔轲,哪怕作为俘虏,任人宰割,但依保留着那份倨傲。
相比较“覆灭楚国”这种缥缈而不实际的目标,赵弘润显然还是更偏向于更实惠的本国利益。
比如三川之地羯角部落的族长比塔图,这个挑衅了魏国的男人,在最后时刻,允许其部落的人向赵弘润投降,而他本人,则宁可死在河南城的大火中。
他给自己定了一个拐带楚民人数的目标。
说罢,赵弘润挥了挥手,示意孙叔轲可以离开了。
比如赵弘润的六王兄姬昭(赵弘昭),当年为了让魏国得到齐国的支持,不惜牺牲自己远赴齐国作为质子;
孙叔轲浑浑噩噩地离开了哨所,在不少鄢陵军士卒诧异的目光下,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细思曾经的种种。
所谓的“英雄情结”,指的是某些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哪怕付出性命亦不为动摇的一种很不可思议的情绪。
当日傍晚,孙叔轲再次求见了赵弘润,归顺于后者,且还说服了曾经的部将干贲与佘离二将。
在这个年代,惜命者比比皆是,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在危机关头看淡生死的人。
一百万!
但正所谓不以成败论英雄,并不是所有人都趋功近利地注重结果,在这个年代,也会有抱持着“英雄情结”的人。
八月二十日,屈塍与晏墨所率领的鄢陵军旧部成功伏击了前来援护铚县的三万符离塞楚军,得胜返回铚县。
或有人会说,一个败军之将,有什么资格骄傲?
此后,赵弘润遵照承诺,将从城内那些以往为富不仁的贵族们手中所收缴的财物,尽皆赏赐给了鄢陵军,使得鄢陵军更具凝聚力。
这份倨傲,可以理解为“武将的风骨”、“武将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