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武举
不过在此之前,这里暂时成为了武举比试的会场。
而其余的考子,就像先前礼部公布的那样,甲榜考子走吏部荐官,被吏部用来填补国内空缺,除此以外则派到上党郡。
根据朝廷的统筹安排,这片空地上或将建立新的军方体系的岗所与操练场,简单地说,就是将兵卫府与上将军府或有可能搬迁到这边。
让赵弘润感到惊讶的是,几日后,长皇子赵弘礼突然启奏垂拱殿,弹劾“吏部左侍郎郗绛”收受贿赂、徇私舞弊,随后,垂拱殿传回来由雍王弘誉批准的这份奏章着御史监严查!
武举的会场,设在兵铸局的旧址上——工部的工匠们已推平了城内原兵铸局的旧址,用水泥浇筑了平地。
不得不说,虽然朝廷更加重视文举,但是大梁的百姓,却对武举更加感兴趣,因此,当武举开始的时候,会场上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百姓。
为此,甲榜考子与乙榜考子还发生了一场口水战,毕竟谁也不想承认自己上榜的榜单,含金量不如另外一份榜单。
至于兵法考核,即考验入围者在领兵方面的才能。
但很遗憾的,甲榜考子最终落败了,被乙榜考子喷得无言以对:连双榜状元介子鸱都放弃了甲榜,你们这些甲榜考子有什么好说的?
所谓武艺的比试,即比试双方在擂台上比试武艺,因为考虑到刀剑无眼的关系,比试场上的兵器,一律采用木器,虽然这样并不能杜绝危险,但好歹也将危险可能减到了最低。
“赵弘礼要重夺吏部权力了……”
相比较文举,武举这还是首次搬到公共场合。
赵弘润暗暗说道。
四月十五日的时候,礼部再次主持了此次会试的另一项考核——武举。
于是乎,介子鸱不幸躺枪,被很多甲榜考子嫉恨,颇为无辜。
其余的似“骑术”、“弓术”等等,首届武举暂不采用,待日后再行扩展。
后续,介子鸱受肃王赵弘润所邀,在冶造总署挂职“顾问”,贴上了“肃王嫡臣”的标签,唐沮、何昕贤,则正式入职于礼部,而乙榜第二名的范应,则不知为何入职于兵部,似乎是接受了庆王赵弘信的邀请。
武举比试的科目,同样也是赵弘润与礼部在商议后制定的,由于此前并无相应的经验,因此,赵弘润只制定了两个考核类目:武艺、兵法。
对此,赵弘润虽然有些遗憾,但也不至于太过于遗憾,毕竟此次能得到介子鸱的效力,这对于他而言已经是天上掉馅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