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四月
当时,釐侯韩武、康公韩虎以及庄公韩庚,皆因为魏国在此次和谈中的狮子大开口感到震怒,但正所谓形势比人强,韩国若想抽调国内兵力前往太原、雁门、代郡三地阻击入侵国家的林胡、匈奴甚至是东胡,就必须与魏国和谈,否则,若魏国趁机落井下石,搞不好韩国当真会有覆亡之险。
听到这个消息后,赵弘润震惊之余,不禁亦有种莫名的悲伤。
四月十七日,韩使韩晁、赵卓二人带着签署的条约回归韩国王都邯郸,将条约呈递于釐侯韩武。
虽然他两次与寿陵君景舍在战场上相遇,并未有何私交,但这并不妨碍他了解寿陵君景舍的为人——这是一位可敬的楚国贵族。
随后,又经过韩使韩晁、赵卓二人的恳求,韩国于签署停战条约的当日,便向身处北疆的南梁王赵元佐送递了书信,命其停止继续进攻韩国。
由于林胡、匈奴、东胡的威胁,韩国的动作很快,两日后便将中牟移交给了魏国南梁王赵元佐麾下的镇反军。
哪怕是看着赵弘润灰头土脸,笨拙地在农田里挥舞锄头。
但骂归骂,最终,釐侯韩武、康公韩虎、庄公韩庚,还是商议决定,先将“中牟”移交给魏国,换取魏国南梁王赵元佐的退兵。
待等到五月初,杞县、圉县、襄邑、己吾、阳夏等地的农事基本上已忙碌完毕,剩下的,只要移交给当地的百姓即可。
要知道,中牟若割让给了魏国,日后一旦魏韩两国再次发生战乱,韩国的邯郸郡,将要同时面对来自河内、上党两个方向的进攻,太行山这个天然险阻,将不复存在。
因此得知寿陵君景舍在楚水河畔自刎后,赵弘润感到莫名的遗憾。
四月十五前后,在韩国使臣韩晁、赵卓二人的努力经营下,魏国朝廷终于同意媾和,由礼部尚书杜宥主持,签署了与韩国的停战条约。
寿陵君景舍,这是第一位他赵弘润从未真正意义上击败,且日后也再无机会战胜的可敬的敌人。
而此时,楚国的平舆君熊琥,再次前来秘密拜访赵弘润。
话说回来,这次韩国将赔付的代价确实有点重,不过相比较“岁币”,更让韩国感到威胁剧增的,还是割让“中牟”这件事。
其实在半个月前,也就是四月中旬的时候,平舆君熊琥就已经前来拜访过一回,一方面将芈姜送回赵弘润身边,一方面也是向赵弘润透个底:暘城君熊拓即将率军前往楚东。
当然,魏国并不会那样做,这是釐侯韩武、康公韩虎、庄公韩庚心知肚明的事。毕竟中原各国虽然相互征伐,但正所谓肉要烂在锅里,纵使魏人因为这场战争憎恨韩国,也不可能会真心引林胡、匈奴等异族入主中原之地。因此,魏国同意和谈这是必然的事,关键仅在于韩国将赔付怎样的代价而已。
而此次,平舆君熊琥再次前来,则是带来了“寿陵君景舍于楚水河畔自刎”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