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各国邦交(一)
但是卫瑜一死,那些工程皆停滞了下来,原本被卫瑜召集起来的工匠们,陆陆续续地散了,再加上东军的解散,使得东郡现如今非但守备力量极其薄弱,甚至于就连治安都显得不尽人意。
“是那样没错。”赵卓感慨地说道:“卫瑜虽说不及魏王,但在其卫国,亦享有不低的威望,臣亦十分惊讶,这等杰出的人主,竟死于非命……对了,陛下,据说,卫瑜还是魏王的表兄。”
这让冯谖感到十分惊奇,惊奇于卫王费难道就没有一丁点希望国家强盛的念头么?
“卫瑜……魏国于去年在大梁召开‘会盟’时,他不久出现过么?当时你与韩晁还曾告诉寡人,那也是一位颇为杰出的人主。”
否则,为何放任东郡不管不顾?
冯谖一听此事,当场笑着说道:“大王放心,此事就包在臣身上。”
因为在他看来,魏国完全可以借这次机会,变相地吞并卫国——即扶持卫瑜的幼子卫云成为卫王,徐徐将卫国并入魏国的疆域。
说罢,他就信心百倍地出使卫国去了。
韩王然颇感意外地喃喃说道。
从临淄坐船前往卫国王都濮阳,还是非常便利的,无论是走大河还是走梁鲁渠,都没几日工夫。
说着,他便将卫王费与卫公子瑜父子反目、且最终卫公子瑜不幸亡故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韩王然,听得韩王然颇感惊讶。
当然,这对于他齐国而言,倒不是什么坏事,这不,冯谖对于说服卫王费又增加了几分信心。
赵卓一边回忆一边回答道:“据臣眼见,最近魏国倒也没有什么异动,倒是相邻的卫国,似乎发生了变故……”
几日后,冯谖造访了卫国王都濮阳。
此后,韩王然又询问了一些关于魏国的情况。
“仅仅只是收养的卫瑜的子女么……”
不过冯谖为了视察东郡现如今的情况,在东郡地段的水域下了船,暗中观察了现如今被卫国占据的东郡,这才多花了几日工夫。
仿佛是猜到了韩王然的心思,赵卓回答道:“魏王收养了卫瑜的子女,除此之外,再无干涉卫国的内事……不过,因为卫瑜的死,卫人似乎对卫王颇为失望,因此在臣等出使大梁时,常听说有卫人跋涉搬迁到魏国境内。”
据冯谖在东郡一带所打听到的见闻,当初公子卫瑜在率领东军打下东郡后,非但并不曾落下东郡的建设,而且还增筑了不少工坊,拓宽了道路,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为卫国彻底统治东郡而努力。
韩王然闻言瞧了一眼赵卓,略一思索后问道:“对此,赵润是何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