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西河战役!(二)
“……若我是秦魏联军的主帅,那么眼下,就应该分兵。秦魏联军的优势很大,三十万人马的绝对兵力优势,保证了他们哪怕兵分两路,亦能与我雁门军全军分庭抗衡……那么为父问你,若秦魏联军果真采取分兵的战术,另外一支兵马,将会前往何处?”
这就变相地拔高了李睦、乐弈两名韩将在中原的地位,或者说排名——虽然实际上并没有这种玩意。
在听了父帅先前许多见解后,李瑻心中对这场仗也有了一个大致的判断,毫不犹豫地说道:“雁门!”
楚国已故的寿陵君景舍是一个,韩国的雁门守李睦与北燕守乐弈是一个,除此之外还有谁?纵使是秦国的武信侯公孙起,也曾有过魏公子润直接将其甩掉、直接长途奔袭秦国王都咸阳的窘事。
听闻此言,李睦点了点头:“不错,雁门!……确切地说,雁门是一个大方向,事实上秦魏联军也可以攻打‘娄烦关’,截断‘娄烦关’与‘离石’的道路,迫使我军只能向东撤入太原……若被秦魏联军逼到这种地步,虽我军不至于有存亡之险,但我军也无力回援雁门,可以说,是将雁门郡拱手想让于秦魏联军。因此,蔺阳、离石这边虽有大河天险,但不能再守了,再守下去,我方将丢掉整个雁门郡。”
“孩儿受教了。”李瑻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
“……”
此时,李睦又对李瑻说道:“瑻儿,并非为父苛刻。据为父所知,魏公子润,一十四岁就能独掌大军,以弱胜强,击败进犯魏国的楚暘城君熊拓十六万大军,而你如今一十又九,为父希望你能承担起男儿的责任,在这乱世中有一番作为,至少,有能力庇护一方的国民。”
顿了顿,他又说道:“前几日,大庶长赵冉大人的话,相信诸位也听到了,打败韩将李睦,并非是秦魏联军此番的最终目的,我军的最终目的,或者说是我大秦王婿赵润殿下的意志,是击垮韩国,甚至是覆灭韩国,因此我想,我军并无多少空闲在这里陪那李睦玩耍,对么?”
“孩儿谨遵父帅教导。”
试问,魏公子润南征北战十年,迄今为止,有几人能在他面前维持不败?
说到这里,他召来一名亲兵,吩咐道:“传令下去,叫城内的百姓收拾行囊,向娄烦关迁移。再叫部署河岸的严奉将军,密切关注河对岸秦魏联军的动静,若发现秦魏联军向北调动,即刻沿河跟随,堵截敌军于上游渡口,决不可叫秦魏联军切断娄烦关,与蔺阳、离石两地的道路。”
其实就算是在装深沉的秦将王戬与魏将司马安,心中亦有相近的想法——若非是被王陵与王龁抢了头筹,想来他们也想试试韩将李睦的能耐,不单单是因为李睦乃是“北原十豪”之一,更是因为,李睦是连魏公子润都未能战胜的对手。
“遵命!”亲兵抱拳而退。
听闻此言,在场的诸将们有的环抱双臂装深沉,有的则伸手挠着下巴或者脸颊,似乎是有些尴尬。
而此时,武信侯公孙起面色严肃地继续说道:“……但我并不在乎,无论那李睦最终是被在座的列位手刃,亦或是死在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卒手中,我都不在乎……我只在乎胜利。”
李瑻抱了抱拳,虚心接受。
既然明确得知这场仗必胜,那么,在此之前,与那李睦交交手,了解一下自己与后者的差距,或者,若是有可能的话,取代李睦在中原的地位,这才是诸将的心中所想,毕竟在这个年代,有几人能拒绝名望的诱惑呢?
随即,父子二人便就这目前的战况展开了讨论,当然,主要是李睦在指点长子李瑻。
其实,相信在场的诸将都清楚,倘若他们各自发挥平日水准的能力,再加上三十万大军的绝对优势,韩将李睦几乎是没有任何胜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