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魏韩对峙(二)
在王令之下,韩国的工匠开始打造巨型抛石机这种只能摆着看看的样子货,在打造完成之后,再行拆解,通过车马将其运到武安、巨鹿一带的前线。
韩国就在这方面吃过很大的亏。
大概是魏兴安七年的八月份,正当燕王赵疆闲着没事亲自在邯郸城外操练他麾下的山阳军时,忽然有他麾下南燕骑兵前来禀报,说韩国有大批车马组成的运输队伍,正从北方朝着武安而去。
三棱箭镞,这是魏王赵润当初设计的,相比较传统的两棱箭镞,非但射击精准度更高、更稳定,而且更具威力。随后再经过冶造局的改良,在箭簇、或者矢杆上又增加了倒刺,使得这种箭矢变得更加阴毒,一旦射入人体,就会迅速造成放血效果,要命的是,由于倒刺的存在,这种箭镞还很难被拔除,倘若强行拔除,就难免会带下一块皮肉,或者勾破内脏,活生生叫人痛死。
对此,燕王赵疆毫不在意,毕竟近两个月,韩国不时就有运输粮草、辎重的车马,将大批物资运到武安、柏人、巨鹿这三座城池,这件事除了燕王赵疆得知情况外,鄢陵军的屈塍与镇反军的庞焕都清清楚楚,只不过他们碍于自家君王的命令,并没有下令偷袭,引发这场战争罢了。
忽然,他灵机一动。
说起来也好笑,因为在几十年前的“上党战役”,正是韩国利用跨时代的骑兵,淘汰了魏国的旧式战车,让以战车作为国家标志的魏国,就此失去了信仰。可现如今,韩国却又要效仿魏国去打造战车,重新让战车出现于这个时代战争的舞台。
对呀,虽说仿造这种巨型抛石机目前来说其实是失败了,但是魏人不知道啊,既然如此,为何不造一些摆在边境,借此对魏军施压呢?
而除了三棱箭镞外,韩国主要效仿魏国锻造的,便是战车。
要知道他韩国的目的并非是要与魏国开战,而是要牵制魏国,让魏国将注意力转移到他韩国身上,而在有望达成这个目的的情况,韩王然其实也不希望与魏国真正交兵。
不过说实话,韩国目前的工艺技术,主要就是以效仿魏国,比如三棱箭簇。
但是等到次日,燕王赵疆就有点傻眼了。
在这些作坊开始运作的时候,韩王然这才难得地离开了他处理政务的那座宫殿,亲自检测工坊锻造的兵械与战争兵器。
因为前来禀报的南燕骑兵告诉他,在武安城外的韩军营寨中,多了不少仿佛他魏国巨型抛石机那样的战争兵器,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同样效仿他们魏国打造的武罡车与龟甲车。
从那之后,韩国的工匠们就开始尝试锻造这种三棱箭镞,虽然期间难免会出现失败,但好在韩国在冶铁锻造方面的功底相对深厚,逐渐地还真摸索出了锻造这种箭镞的方法。
既然如此,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魏国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开战。
直到他们将从战场上捡到的魏国箭镞交给国内的工匠研究,这才得出了答案。
想到这里,韩王然心中便已有了主意。
起初,韩国的兵将很吃惊:明明都是箭镞,为何魏国的箭镞却具有如此大的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