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北上见闻
听到仲孙胜的汇报,田耽亦不感觉惊讶。
还别说,从鲁地绕行,当然也可以抵达东郡,只是这样绕行的路途太远,至少要比魏军晚个七八日才能抵达东郡,到时候魏军恐怕早已突破了东郡那一带的封锁,渡河攻入了韩国境内,介时他齐军才堪堪抵达东郡,这样的阻击有什么意义?
不得不说,当时就连赵弘润也愣住了。
田耽闻言认真沉思了片刻。
而他麾下的诸将们,更是面面相觑,一脸的难以置信。
而得知此事后,上卿高傒则与田耽私下商议:“既然平陆这条路被楚军卡死,不如向东,从鲁地绕行前往东郡,阻击魏公子润。”
因为他即将准备进攻鲁国,然而田耽居然还有空去想魏公子润的事,这倒是也有点意思。
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皱着眉头说道:“田耽若被调走,项末的优势就大了,不单单只是兵力上的优势,更关键的原因在于,鲁国并没有什么擅长用兵打仗的将领,如何挡得住似项末这般的名将?”
而此时,汶上守将乜鱼也已经派人将齐军企图追击魏公子润的这件事,禀告于驻守宁阳的大将项末,让得知此事的项末感觉有些好笑。
听闻此言,宗卫长吕牧以及在旁的诸将们恍然大悟,且心中暗暗佩服眼前这位太子殿下对于整个战局的精确把握。
至于那几名亲兵能否顺利且提前将“魏公子润欲偷袭韩国腹地”的消息带到韩国,田耽也不敢保证,反正他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把该做的事都做了。
卫国,居然攻陷了无盐?
要怪,就怪他田耽自己先前没能看穿魏公子润的真正意图,并没有提前捣毁魏军当时在汶上建造的营垒。
要知道在魏人心中,卫国一直以来都只是一个为魏国负责摇旗呐喊的小弟角色,论国土面积以及实力,却在中原各国中垫底——这跟当代的卫王卫费不思上进有关。
在他想来,既然魏公子润早早就想好了让楚军接盘、而他自己则率军偷袭韩国的战略,那么在此之前,肯定是做好了万全之策。
因此,在这场波及中原的旷世之战中,虽然卫国紧跟魏国的脚步前后对韩国、齐国、鲁国、越国、伪宋宣战,但包括赵弘润在内,几乎绝大多数的魏人,都没有指望卫国能在这场仗中作出什么贡献,替魏国分担一下来自韩军或者齐军的压力。
两日后,赵弘润率领十万大军经过“平陆”,继续往北,准备攻打齐国的城池“无盐”,打开通往韩国的道路。
原来在两日前,即是田耽叫大将仲孙胜尝试追击魏公子润麾下魏军的时候,他就已经派了几名亲兵担任信使前往韩国预警。
然而,待等他率领大军赶到无盐县时,他却惊讶地看到,本该属于齐国的这座无盐县,城墙居然遍插“卫”字旗帜。
想到这里,田耽摇了摇头说道:“事到如今,我军怕是追不上魏公子润的军队,眼下唯一的希望,就是前两日派出的信使,看他能否在魏公子润偷袭韩国之前,将这个消息送到韩国的王都邯郸,叫韩人提高警惕。”
“这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