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天下英杰尽入彀中
“唔,请他进来吧。”赵弘润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看了一眼杜宥。
的确,当初赵润决定在国内建设三十座国立学塾,只是为了启蒙幼龄,为了培养他魏国下一代的人才,但没想到却意外地引来了国内诸多在野的贤才,甚至是他国的人才,使得这件事愈发热闹,俨然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盛事。
杜宥会意,识趣地告辞离开,不影响赵润召见下一位百家学派的代表。
不过待想到一件事,杜宥又以礼部尚书的立场开口说道:“陛下,我大魏趁此机会网罗了天下英才,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如何安置这些俊杰呢?如陛下当日所说,那三十座待建的‘国立学塾’,只是为启蒙幼童而设……”
不过他心底,难免也有些嘀咕:小说家?这种不入流的学术,也值得召见?还是说,陛下真的偏爱那些荒诞无稽的故事?
而这,倒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啧啧,那这座大梁学宫,可是片刻都别想安静了……
“陛下英明!”杜宥由衷地称赞道。
将那些相互看不顺眼的诸家子弟,都安置在那大梁学宫?
赵润哈哈一笑,扬了扬手中那本记载了纵横家学术思想的小册子,笑着说道:“杜卿,你就是继续夸奖朕,朕可也是不会放水的。”
杜宥笑而不语,在心中替眼前这位君主补全了那句话。
但嘀咕归嘀咕,跟赵弘润相处了将近四年的杜宥,也早已习惯了这位陛下的性格:这位陛下想要做的事,那是没有人能够阻止的。
“……可惜天下英才,早已入我大魏彀中!”
在前往垂拱殿的时候,杜宥在半途中碰到了那位小说家的代表人物周初,他微微驻足观察了一番,见那周初身穿寻常百姓的布衣,面色拘束近乎于惶恐,心下微微摇了摇头。
赵润当然不可能猜到杜宥此刻心中的感慨与激动,闻言笑着说道:“我大魏,应当走自己的道路,顺便,也让他人无路可走……若是我所料不差的话,待等过些日子,韩然、熊拓等人得知此事,多半也会效仿我大魏,但可惜……哈哈哈哈。”
杜宥听得眼睛一亮。
杜宥摇头苦笑:刚刚才暗自称赞这位陛下比当年成熟过了,结果立刻就又没了正行。
赵润闻言笑道:“无妨,此事朕早已有所考虑……朕决定在城外,唔,就在诸家聚会的地方,建设一座学宫,就叫做,唔,大梁学宫,无论儒家子弟、法家子弟、墨家子弟等等,皆网罗于此,既能方便他们相互探讨,亦能使这股盛气延续下去……”
而就在这时,甘露殿外有禁卫军禀报道:“陛下,‘小说家’的领袖‘周初’,已在宫门外等候召见。”
但问题是,那诸家学派的思想理论,真的适合用来启蒙幼龄稚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