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又生一计
“回唐县再做打算吧。”
而这样的损失,他们或许会接受,天底下大部分的将领或许会接受,但眼前这位肃王殿下是不会接受的。
赵弘润笑着说道。
保守估计,最起码得战死五六千的士卒。
于是乎,一行人下了王屋山,径直回到唐县。
“猗山?”赵弘润摇了摇头,说道:“猗山山势陡峭,投石车很难搬运上去。”
可能是察觉到气氛有些沉闷,鄢陵军三千人将左丘穆勉强笑着说道:“正确的判断……此时撤兵,那些关墙上的商水军士卒还可以全身而退,至少能将损失减到最低;而若是再耽搁下去,等韩兵源源不断地涌上城墙,拖住了那些已登上关墙的商水军士卒,那么那些士卒,可就没办法抽身了。”
“不,殿下误会了,末将指的是越过猗山,绕到皮牢关的背后……猗山东侧山头的火势尚未熄灭,韩军无力顾及西山头,我军可以趁此机会在山上建一座军营。”
宗卫穆青舔了舔嘴唇,开口打破了此地的沉默。
“拿什么建呢?”赵弘润似笑非笑地问道。
只不过,再仅仅只有云梯的情况下对皮牢关展开强攻,那么战后的伤亡损失,恐怕就不是预测的那点了,很有可能是数倍的伤亡。
待等赵弘润回到唐县后,又在城内的哨所等了大概两个时辰,便见商水军大将军伍忌领着一干将领前来请罪。
其实在他们看来,正如晏墨所说的,尽管被韩军烧毁了六座井阑车,但商水军还是拥有一定的进攻能力,毕竟商水军目前只对皮牢关展开两波攻势,投入的步兵不到两千名,伤亡也仅寥寥数百人而已,仍有至少五千步兵还在阵列后方,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不得不说,此番随军出战的诸商水军将领们此刻面色都很难看。
“商水军……撤兵了。”
“呃……”屈塍顿时语塞,他这才想起,猗山西山头早已被一场大火烧光了林木,整座山头光秃秃的,哪来什么木材建立军营。
这也正是出身楚人的商水军与鄢陵军的兵将们,对明明是魏人的某位肃王殿下忠心耿耿的原因,因为这位肃王殿下是真正地将他们视为子弟之兵,而不是像楚国的那些将领那样,纯粹将士卒视为赢得胜利的消耗物。
是从山下的林子砍伐树木运上山,还是从王屋山运木料过去?
这让他们不由地想起了这位肃王殿下曾经对他们所说过的话:为了赢得胜利,本王只能让麾下的士卒上战场赴死,但是最起码的,本王会让每一名在战场上牺牲的士卒都死地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