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比不得
要按换大姑娘价银算,那我还少收你银钱了呢,对不对?
就以前那种价格,宋福生他们这伙人,这么折腾的挣钱,就没闲着,都有些吃不消。
呵,眼下,谁也别拿粮价高低说事。”
童谣镇那位老鸨子,那么好的大米,一个粒是一个粒的,打开袋子带着米香,才卖他们这个价。
这位上门女婿又看向宋福生:
糙米,要卖他们这伙人九文钱一斤,按一人一斤算,往后一天,一天,就得花一两银子吃糙米。
“兄弟,往后要是越来越难,就你现在摸的这半袋糙米,都能换回个大姑娘信不?
“隋哥,不贵啦,你在我这买细米花多少银钱,你没告诉他们吗?
上门女婿看起来是在和老隋说话,其实是念给宋福生他们听:
真的,这也就是你和我说大份,我才来的,要不我都要出城走了。
老隋说:“你给便宜便宜,这是我拜把子哥们。这也太贵了,你那糙米都糙成啥样啦,糙的都快没米了。”
我留着呗,往后备不住都得十五文,我急啥。
吃糙米粗粮,吃那么次,小孩往下咽都拉嗓子,又不是细米细面,可价格却要按照细米精粮收钱。
那你说,大姑娘,平日里你要是想纳回家,要不要花个十两八两的银钱?最少得那些吧。你不给那些钱,人家爹娘能干吗?
你听听这人说的,咋不把他心黑死。
你再拎拎你手边半袋才多少糙米,我就敢说,往后它就能换一个大姑娘。换不来,你今儿买多少,我银钱都给你退了。
更不用说眼下。
可开粮铺子的这位上门女婿,却笑呵呵道:“这也就是隋哥领你们来,知根知底我敢卖。换你们自个找来,别说九文七文了,十文我也不卖呀。”
人可以没穿没啥,搁屋里待着冻不死就成。
跟来的铁头和大郎他们,也都半张着嘴,吃惊于咋好意思说的价呢。
可人能饿肚子吗?饿急眼了要多少钱都得买。
粗粮,七文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