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年少有为
哎呦,米寿满眼的佩服,姑父是他心里的偶像,向姑父看齐。
恩,那人能干出这种事。
闺女从大字不识,到眼下比他背书还溜。
宋茯苓开始分析,她假设的这两种,陆畔会在哪种可能里胜出。
要知道那些科举书很是枯燥,读起来没意思,孩子图啥?最近茯苓什么也没干,一天天就是陪他在家。
还是一如他的面相,有条不紊地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到了考试时,拎着书箱,一脸平平常常的出现,就像是吃顿家常便饭似的?
反正,宋福生也说不清自己这个爹哪里对不住,这么大年纪还要看书。
纳闷:咋这么老实?
宋茯苓就顺着弟弟的童言童语心想:其实陆畔如果不是将军,他去翰林院也应该是能坐的住的人吧?每天对着书本。
本以为会咋呼起来,或是骂人,特娘的之类的,太难学了。
恰好米寿进屋又嚷嚷要学习,不玩了,赶明要考翰林院。
宋福生这天后,终于有了点压力。
他是像老爸一样在考前突击吗?
就是对不住,别说了,要学习啦。
宋茯苓扭头望向窗外,又凑近望着外面的蓝天白云,忽然觉得今儿天真好:
宋福生就差头系发带,脑门写着“奋斗”俩字。
那么,那个人,眼下正在干什么呢。
而且并没有像那些富家孩子将学习当成镀金、当成应付了事,倒是有可能从小就觉得要学好,才是理所当然。
他稍微要松懈,坐不住凳子很想出去放风,就想想闺女的背影。
啊,原来陆畔你不仅会打仗,看来从小就接受精英教育。
觉得对不住啊。
以至于,这次考试,宋茯苓真没怎么用心与她爸的成绩较劲,倒是在用心的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