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九更
但事实上,员外爷听到的消息是,在城破之前,他们以前的“天”就提早带着几队人马先逃跑了,跑哪不道。
而且还很知礼,带着物什登门拜访,还看出了老爷心急想早日再置家底,说帮咱们打听打听。
以上,这还都是关于大户人家的传说。
却没想到,老爷你摔了,咱们没去他们村瞧瞧,他们竟特意打听了一路,鞋让雪湿透,找咱村里来。
普通百姓就更可想而知。
有不写的大臣,还忠于齐王的大臣,家里的儿郎立马就被抓走送去战场。
“起初,我瞧上他的,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的那股子透彻劲儿。
要知道,眼下虽然没有大战,但是北面燕王和吴王新占的城池是很近的,经常有摩擦,这些大臣家的儿郎,就是打开城门被推出去迎战的第一批炮灰。
员外爷笑着点点头道:
据传,已经死了好多原齐王手下大臣家的子孙了,被圈禁受不了侮辱上吊的大臣也甚是多。
毕竟,说是老乡,都是逃难一起来的,但是人心隔肚皮,谁又能猜的那么准?谁晓得他们能不能记得当初咱们的善意?
没逃出来的那些百姓,别说用重银去抵人头,都没有粮食去抵人头。
见过太多,当初咱们帮他们行,转回头等人家行了,可不一定会惦记咱。
可今儿,我不那么想了,那位后生,就算即使眼下不认识贵人,但冲这品性,冲他说话办事,将来也总是会遇到贵人的。”
这就是换了“天”的代价。
说句实在的,那时候,老爷和我唠这话,他们又认识贵人,我心下虽然承认他们往后会错不了,却只觉是搭上贵人才会错不了。
而他们老家以前的“天”,那位齐王,曾信誓旦旦说不投降,与子民一起迎战,城在,他在。
看来,这个后生,确实是像老爷说的那样,将来总会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