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二更
带船队的那个领头冲大家喊话道:“夜宿在这,大伙进吉顺店。天字号房二两半银子,地字号房二两银子,人字号房一两半银子,大通铺一两银子,柴房半吊钱。都订什么房,先我这来交银钱。”
滕头告诉道:
所有人都看到了官道两边有幌子。
宋福生,本地知名书院这个,你也不是本地人,就不提这点了。
又往前行进了十五里地左右,这时候也已经相等于现代的晚上十点多了。
这住宿费很贵啊,可所有的人却在此刻听完后,竟然觉得不贵。主要是在心里气笑了。
滕领队告诉宋福生,燕王很重视读书人,重视到什么程度呢?
不管,吃食自己订,洗涮热水得给小二跑腿柴火钱,都得单交银子。
因为王朝没统一,是四分五裂状态,就不能统一科举。
那这银钱里管我们夜宵钱不?管热水钱不?
但如果你是读书人,且能拿出你是读书人的文书类证明,看见没,对面有个“高升店”,是半公款半私人性质,国家给补贴的那种店。
那咋整,跟不上人家那速度,分帮就分帮吧。实在买不起那骡子牛,太贵了。他们这么多人,那得买多少台车?当初在城门前,大伙凑手才凑了四十多两,十几家啊。
你带着家小去那里住宿,吃馒头都比这面少一半钱。
燕王就担心啊,科举已停好些年,怕这些读书人为忙生计都不再进学,所以就处处宽待读书人,各个方面都有体现,这是他们这里的特色。
对,一宿,明儿个天亮就出发。
主要体现在,燕王管辖的所有城池,因不能科举而不能考取功名的原因存在,所以只要你在知名书院读书,拿出读书人持有的私印,打比方你吃喝住都比普通人便宜。
是一宿的价格吗?
比如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