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迟到的两章合一
“你抻着点儿学,我并没有打算让你十岁就下场。万一你一路通关,这么小,哪个官衙也不乐意要你。”
米寿本来也没想下届科考就下场。
“最近功课如何啊?”
“中等,颜夫子比会宁先生讲的深刻得多,我死记硬背没问题,但理解能力还是不如稍大的同窗。”
宋福生惊讶。
“你不是在会宁就是中等,到颜夫子那里还是中等?”
这么厉害吗?
姑父从不回避那阵逃过荒最难堪的日子。
为让家人日子过的更好,更是当街叫卖过。
要按照读书人之间默认的常理,那许多事很受人诟病,但姑父在意过吗?不照样是天子门生?
更何况,五岁那年,他还认识一位叫陆畔的小将军哥哥。
如果说,姑父是他的榜样,那么哥哥对他的影响很大。
念的那可是下届进场的科举班。
他以为来了府城会倒数。
更何况这孩子最厉害的,不是眼下就能到中等程度,是听话听音,你听听这小孩儿,他很能找到自身不足。
那四书五经,儒家道理密密麻麻,没有那份阅历,岁数太小,可不就会吃了参悟不透彻的亏。
宋福生既欣慰又苦恼:
那时的小将军哥哥,应是还没有私心(比方说对他姐的私心)。
没私心就很刚啊。
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第一次见面骨子里就似透着一句话:你们算哪根葱?任何人影响不到他。
宋福生停下筷,望着米寿,终于明白那些大孩子,为何愿意和他家米寿一起玩了。本来还以为是给自己面子呢。
八周岁,九虚岁,就能有这种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