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壮阔规划
由于现在已过了冬小麦的耕作时节,李啸安排百姓优先种植成长期短的粟子,以便待粟子成熟后,便可立刻开始种植高梁。
至于农具和小麦种子,由李啸统一从兖州及临近县城买好,然后平价售予每户家庭。
至此,整个单县地方,所有的田地与工业,皆已安排完毕,当地百姓与招来的流民基本上都妥善安置,还有极少数流民,则被城外的各类商铺招为伙计,也算是解决了就业问题。
不过,李啸对于单县的现状,仍不满足。
因为据陈子龙等人下乡核查的结果,整个单县还有近十五万亩荒地,因为土地瘠薄难种粮食,故没有开出来。
接下来,李啸重安排单县的授田工作。
说起来,流寇这次大肆掳掠单县各村镇,虽对单县造成了惨烈的破坏,却也给李啸带来了一个意外的好处。
那就是,单县的地主乡绅们,基本上都已被流寇消灭干净,手下土地,因此皆成为无主之地,而那些原有的残余村镇百姓,也已被李啸收编入铁龙城,现在,却正好让李啸按自已意愿,重新进行土地划分。
因为有了赤凤卫的经验,李啸把单县分成8个乡,也与赤凤卫一样,分设了各乡民政所,以及乡长、村长、里正之类基础官职。
据这段时间陈子龙与吴亮二人,对单县各处土地的堪查,现在整个单县,共有4o万亩耕地,其中上田8万亩,中田1万亩,下田19万亩。
李啸打算,如赤凤卫一样,把这些荒地改良成桑田,以尽可能将单县的土地利用最大化。
他想得很清楚,如果再把这十五万亩桑田开出来,将会再给自已带来多么可观的效益。
按蚕桑课课长郑如宝的说法,这些改良后的桑田,一亩约可产桑叶1ooo斤左右,可缫丝5至6斤,每年能产出75万斤生丝,加上赤凤卫的万亩桑田,每年共能产出9o万斤生丝,如果卖到国内,每年可获54万两银子,若是卖到海外,则至少可获得1o万两银子!
这是一笔惊人的财富,李啸要把这笔利润牢牢掌握在手中。
同样的,李啸如赤凤卫一样,优先安排军功家属进行授田,总共有5oo户军兵家属,因功劳显著,且家口中劳力较多,获得了凭借军功,优先授田的权利。
每户军功人家,都下田契,授田4o亩,并且按功劳大优先授于好品质的田土,然后耕牛按每5户人家分一头耕牛为基准。这些耕牛,李啸为表彰军兵们的功劳,特地赠送给他们。
军兵家属分完了1o万亩上田与中田,接下来,再由原有的单县百姓们优先划分其余田地,原有单县百姓分完后,再由分派给流民耕作。这些单县百姓和流民,则是每户授田o亩,并要求每户百姓家中至少有4口人,且其中有两名壮劳力可以进行生产耕作,保证耕作的劳力充足。流民所使用的耕牛,以每1o户人家一头耕牛为基准,需要自掏费用,到时从粮税中扣除。
剩余的o万亩土地,总共分给了15ooo户人家,总共安排了6万多人。
李啸规定,这些分得田土的人家,和赤凤卫一样,从今年开始,一亩地收一斗粮,一年收夏秋两次,以实物交纳,不用折成银子,而到了后年,则一亩地收二斗粮,一年收两次。自此以后,永为定例,再不增加粮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