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七天 第二天 第14章 宁海·殡仪馆
这里每天人来车往,不眠不休,只有夜里最清静。
县水泥厂后身就是殡仪馆,有一条水泥双车道在水泥厂西侧,从外环左拐弯前行大约250米就到。
殡仪馆大门永远敞开,停车场永远有车停,正对大门,院里有栋三层小楼,那是殡仪馆办公楼,也是丧属办理各种手续和买骨灰盒地方。
大院围墙铁栅栏,上面有许多口号式标语,口号不是朝外,都是朝院里粘贴: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宋庆丰黑色东风日产天籁,一家一家接人,第一家林立,大家有时笑林立,名字后面加一个果,那不就是林立果吗?
林立嘿嘿笑着说“咱不够资格”,他做冷鲜肉生意,在书店后面小市场,临紫石路那条街,生意红火。
沿紫石路走到花园街左拐,就是青云临海小区,远远看到陶洁站在柳树下等着,这时天空飘起细雨绵绵,宋哥说:“咱们快点,要不小唐等急了。”
宋庆丰口中小唐早已做奶奶,小唐年轻时漂亮,妩媚,大眼睛、双眼皮,月亮湖农场连队美女嫁入城里,现在仍然能透过她苍桑脸庞,依稀看到她年轻时的美丽。
等陶洁上车,宋哥打电话通知小唐,让她下楼,说我们马上到,通过手机免提,大家听到熟悉,清脆女中音“我早准备好,等你们来呢”。
推行文明殡葬,构建和谐社会
还有从一首唐朝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摘抄一句很贴切,很符合这环境的诗: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东风日产天籁开的速度快,果不出所料,小唐已经在通河小区路口,打雨伞等着,等小唐上车,车里满员,大家好久不见,彼此之间寒暄、问暖。
宁海外环通往石塘和鹿港交通要道,也是通往宁海殡仪馆唯一通道。
那天我在紫岚山山岗,听雨声,听风声,听到小哥说话声音,我立起耳朵,顺着风声,听到车里谈话声音,我看到小哥坐车里,路过山岗,扭头朝我住的方向张望,我知道,他想起我,可他什么也没说。
我一点不埋怨他,这么多年没来看望我,我知道他们很忙,只有父母来看我,我知道他们老了,以后不会再有时间看我,我不伤心。
宁海殡仪馆坐落在宁海东北角偏僻角落,离城中不过三公里远,这里和城里两个天地,两种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