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再靠江南岸
苦荆儿转头做了一个歉意的笑,又对着苦棘说:“今天姐姐给你做饭,还有,我找了一位哥哥,一位姐姐,一位爷爷,他们会帮你治眼睛,还能帮你接手臂,你快谢谢他们去。”
荆儿探出个脑袋,招呼着应龙将船靠岸,蓬船一头撞进岸上的湿泥里,老鹫鹰抬起眼睛,轻飘飘的落在岸上,手里的钓线打个转儿,全缠在钓竿上,转头憨憨笑道:“到了呀,呦,这就是江南吗?当真是好景色呢!”
应龙铺好了船板,可儿蹦蹦跳跳的跑了下去,一把扑倒老鹫鹰的破狐裘里,欢快冒出个脑袋,瞪着好奇的眼睛,说:“江南!”
荆儿将白狐裘抛入江中,看着那一抹雪白被江水浸湿,自己悲伤颓然的心情也一同死在江底,她撩开长发,缓步走下了船,看着艳阳春色,会心一笑道:“要上岸了。”
应龙勤勤恳恳的,锁好了船舱,绑好了蓬船,深深呼吸了一口气,问:“接下来要去哪儿啊?”
荆儿默默的走在前头,应龙在市镇上雇了一辆马车,驾车的马瘦瘦小小的,拉着几人颇是吃力,应龙看着它可怜的模样,也不忍心鞭打,马儿也就不思进取了,拉着车晃晃悠悠的走到了江南的一处水乡里。
小蓬船随着一条沧浪大江飘然而下,离岸上那片麦香之地愈发远了,老鹫鹰依然稳坐船头,垂着钓线,眼神随着钓钩起起浮浮。
应龙站在船尾,迎着升腾的烈日,沐浴着酥软的江风,一下一下地撑着竹篙。
苦荆儿捧着胭脂粉盒,出神半响,她突然钻出船舱,看向麦谷原的方向盈盈一拜,几滴泪落进粉盒,濡湿了风,润湿了胭脂。
可儿一同走出了船舱,将一条白狐绒袍披在她身上,说:“姐姐,不要这样伤心了,你还可以时常回来嘛!”
荆儿眼里的泪被江风拭干,她知道,从此往后,流年似水,这一片麦香只会出现在梦里了,她抱紧了一旁的可儿,哽咽道:“我再也不骗人了。”
几处精致的竹屋错落在一洼一洼的水田间,长草里贪睡的耕牛“哞”的叫了一声,树林里的鸟儿就飞了起来,几只稻蛙爬在叶上,看着这几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苦荆儿走到一处村口,看着村口处玩耍的一群孩子,她探着脑袋叫道:“苦棘,你在吗?”
一群孩童中,扬起一个小脑袋,睁着懵懂大眼,手里攥着根树枝,另一侧是空荡荡的袖管,笑道:“姐姐,是你回来了吗?”
苦荆儿把苦棘抱进怀里,轻扶着他的额头,说:“当然是姐姐了。”
苦棘的眼睛白茫茫一片,两只小手摸索着姐姐的脸,然后就天真的笑了,说:“姐姐,我快看不清了,不过你放心,我记得你的样子,还有还有——”他拉着姐姐的手往村里走,一边走一边说:“家里的多了几只猪仔儿,我每天出去采猪草,我还会煮饭了呢,虽然不怎么香,但总是饿不着肚子了,姐姐,我没有不乖哦,我刚刚是在画你的样子,忘了给你看,改天我再画一幅。”
可儿自然不懂这句话了,她听着江风呼啸,看着模糊江畔,她留恋着那片土地上软糯的饼和热气腾腾的面,或许以后再也不会吃到,这倒是足以平添一份惆怅呢。
应龙一篙扎下去,望着水天一色的江面,轻悠悠的说:“江上风大,回舱里去吧”
可儿半拖半就的将荆儿拉进舱里,荆儿却执着的贪恋着最后一眼,“啪嗒”一声,船舱里的门便关上了。
江上的风更大了,小篷船像一只灵巧的白鸥般破浪而飞,老鹫鹰也觉得冷,将破狐裘裹的更紧,只将一个脑袋和一根钓竿露了出来。
小船在乘江而下,一连漂泊几日,气候又湿润起来,应龙沐浴着暖风,看着燕舞莺歌,纸鸢漫天,说:“是江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