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潼关相遇
这些烽火台每日都要点燃一次,示意平安,从潼关一带一直到长安城,被百姓们成为平安火。
同时也看出来大唐对长安城的防备是非常重视的,一旦有外敌入侵,这些平安火就会发出信号,一直传到长安城。
这样密集的烽火台也只有长安城一带才有,其它的州府就没有了,可见长安的防备是非常严谨的。
此时,已经是日落之时,渐渐地,一座座相邻的烽火台开始释放出表示平安的火焰,一路传了先去,最后从四面八方汇集到长安城的城头上,然后身在兴庆宫中的李隆基就可以看到长安城四面燃起的平安火,知道是平安无事的一天了。
杨成知道,此时他已经进入大唐的中心腹地了,在这里没有士族门阀的对地方的统治,也没有**的兵府,这是长安城,这里的一切都是非常完备的,时刻准备包围着大唐帝国的国都。
杨成再一次利用一封信件保命,同时也再次起到了作用,从柳仁清的情报中,杨成得知,在澄月公主的信件被送到李隆基那里之前,长安朝堂已经是群情激奋,但是这两天信件的内容被传开之后,长安的朝堂也再次平静了下来。[燃^文^书库][].[774][buy].[com]
而且最重要的是李隆基没有表态,这是杨成最想看到的,但是李隆基的真实心态杨成也不得不防,毕竟一切都是需要他回到长安城之后才可以揭晓的。
杨成心中也是有些不安,但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了,此时绝对不是他可以后退的了,于是杨成准备在事情平稳了一些之后,开始启程朝着长安而去。
这次,杨成也是将上百万石的粮食也一同装载,准备押运到长安的,毕竟此时独孤氏已经灭亡了,所以独孤氏和李隆基打成的一些协议也就失效了,所以这些粮食也就不用在存放在周口仓了。
但是对于此时富庶太平的大唐来说,一百万石粮食还没有进入世人的眼力。虽然官吏贪污严重,但是太平日久,耕种一直都没有耽搁,府仓中粮食也是不少。
伴随着身边的一座座烽火台,杨成一队人马来到了潼关下面,这是进入关中的屏障,也是守备森严之地。
和虎牢关的荒废形成鲜明的对比,潼关则是高大威猛,守备的异常森严,守备的唐军都是从装备精良的禁军。
只是此时,杨成手中的钱银又多了不少,那就是从独孤氏府中搜刮出来的,只是独孤氏士族虽然是洛阳城的土皇帝,但是家财都是体现在土地上的,所以在独孤氏族的府邸中还没有搜出太多的钱财来,不过千万贯而已。
但是这些钱银对于一个数百年的门阀士族来说也是有点少的,只是千贯的钱银也在次增加了杨成活命的本钱了。
于是在长安朝堂平静了十余天之后,杨成率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发了,一路出了洛阳城之后,直奔关中的要害潼关而去。
经过十余天的行程,杨成一队人马终于是到了潼关的,一路上巡视的唐军也多了起来,沿途的烽火台也开始渐渐出现在了视野中。
烽火台不仅仅是在边地才有,就是在大唐的国都长安城所在的关中地区也不少,甚至更加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