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杨成招兵
那些忙碌一年都吃不饱的村落中的青壮就纷纷出来了,这些青壮不想一辈子都做权贵的佃户,忙碌一年都吃不饱,所以一些村子都是上百青壮集体应招的。
杨成虽然来自后世,但是对于招兵也没有那些新奇的想法,况且一个士兵的战斗是在后来的训练和打仗中积累起来的,所以杨成此时选拨的标准也没有什么特殊的。
杨成在广阔的大街上设置了一些项目,开始的是身份登记,没有限制,每个人拿着自己登记好的身份牌,然后开始检测,首先是甚高和体重,还有外官的检查,主要就是确定这个人是否有疾病。
然后就是力量的检查,通过举起不同重量的石块来确定,随后就是一个障碍测试,攀爬一个高台。
正个检查就这三项,非常地简单,也是大唐兵部招兵的检测项目,但是杨成对第一个项目进行了改变,那就是在登记的时候不限制身份了。
杨成此时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尽快完成招兵,然后就开赴岭南,开始练兵备战,并且尽快熟悉云南的局势。
此时,伴随着王忠嗣的事情在长安城闹得沸沸扬扬,杨成的招兵开始了,杨成招兵选择的地方就是皇城的大门口,这里平日里人流大,而且此时李隆基已经搬到兴庆宫了,所以也不会惊扰到皇帝。,
招兵的告示一贴出来,马上就在长安城传来了,毕竟这样的征兵在大唐还是很受到一些人的欢迎的。
对于此时还是门阀士族的年代的百姓来说,想要出人头地,出了科举机会没有第二条路,但是科举取士对于平民子弟录取的非常少,还是那些门阀士卒垄断着朝堂。
但是,在这个时代还有一个博取功名的好机会,那就是从军,大唐边疆广阔,而且大唐对外战事不断,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所以很多贫寒子弟,甚至奴仆出身的人在边关立功受赏的也大有人在,这是最短的捷径,只要杀敌立功及可以,功名官位就会随之而来,但是这里面的风险还是众人皆知的。
但是,面对这样的捷径,很多人还是愿意冒险尝试的,况且从军之后生活毕竟回得到改善,而且还有一笔不少的安家费,对于那些一户中有多个男丁的人家来说,派出去一个男丁从军,不仅可以减轻家中吃饭的人口,而且还会换来一笔不少的安家费,这样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一家的兄弟人多的,一般都会有从军的,而且没准那天自家兄弟就在边地立功了,到时候随便拿回来一些赏钱,那可就能够给家中置办上不少好的田地了,生活也会随之改变的。
而且这种事情是经常有的,当初李靖征讨西域的时候,随军的士卒又三千人,但是回来的不到一千人,但是每个人都是衣锦还乡,并且都是拉着整车的珠宝,回来之后就变成富裕的地主了,置办了上百亩的良田。
此时,理学还没有兴起,所以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还没有出现,所以从军的很多人都是良家子弟,并且抱着出人头地的想法而去的。
于是,随着招兵的告示贴了出去,顿时皇城外的大道身上就挤满了人,大本都是前来应招的青壮,很多人都是整村的过来,或者是兄弟几个一起来,这个时代就是这个样子,此时能够活下去就是一切的目的,很多百姓都是贵族和皇室子弟的佃户,于是招兵的告示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