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国耻
就连武植最近心里面也是憋屈的难受,武植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体会到国仇的感觉,未穿越前的中国,尽管也有一些跳梁小丑小打小闹的来招惹,可是谁都清楚,那些小丑们不敢玩过火,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过火我们很容易就能捏死他们。
在小丑们面前,我们始终有种大国的优越感。
可是这次辽人不一样,辽人是真心看不起大宋的,抢你们的是你们活该,烧你们的……也是你们汉人活该。
有能耐你们来打我们辽国啊!你们敢吗?
宋朝不敢打。
古代收割小麦无疑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不像后世几天就能搞定,所以辽人来抢劫也只是挑边境附近的麦田,好方便其他大量辽人来收割运回。所以,当辽人放那一把火的时候,宋朝其他地方大部分成熟的小麦还屹立在田里面。
烧、杀、抢、掠,在古代,放火可是比杀人还要严重的罪行,辽人这一把火,放的更是丧尽天良。
小麦成熟的时候正是中国北方地区炎热少雨的时候,而且成熟的小麦干燥易燃,这一把火起先只是在河北边境处蔓延,但是被六月的风稍微吹那么几下,火势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起来!
成片成熟的小麦田,遇到一点火星子后,就像被点燃的火药一样,迅速摧枯拉朽的燃烧了起来,火势如滔天巨浪,由河北边境疯狂的向大宋腹地的麦田蔓延,农民们为了救火已经牺牲了无数人,可依旧阻挡不了席卷而来的火势。
最后大火直烧到了临近黄河的地带才被官民们合力控制,可是控制住又能怎么样,整个河北北路东路的麦田,已经荡然无存了!
没有燕云十六州做屏障,任何一个中原王朝都不敢打北方的游牧民族!打不过。
所以,在大火发生后,尽管百姓哗然,朝野震动,大家都咬牙切齿的请愿朝廷出兵讨伐辽国。
在这场大火中,成千上万亩颗粒饱满的小麦,在这滚滚大火中,化为了一颗颗黑炭……
若不是有黄河阻着,恐怕武植所在的山东地界,也要遭殃。即便是这样,在大火的那些天里,整个青州城上空,都是滚滚浓烟……
河北农民们期盼整个冬天的小麦,如今颗粒无收,大火逐渐熄灭了,绝望和悲哀却在河北地勤劳善良的汉族农民中蔓延……
不止河北农民们绝望,这场大火也点燃了宋朝所有百姓的怒火,大街小巷,茶馆酒楼,到处都可以听到有志青年对辽人的暴行振臂呼骂,在汴京,更有上万书生文人的带领几十万百姓集体到皇城大门口请愿,大有朝廷若是出兵,就立刻投笔从戎的架势!
这次宋朝的百姓们是真的愤怒了,愤怒里面夹带着屈辱,那可是小半个河北的麦田啊,而且还是难得的丰收年,就被辽人这样毫不留情的给付之一炬了。辽人!你们抢就抢了,温和的大宋,善良的大宋百姓们只好忍了,可是你们烧掉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