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樊园词会(一)
…………
“哎哎哎!要开始了!别吃了,认真想一想,说不定你能对出一个两个呢!”周老先生刚宣布开始,小七就拽着武植的胳膊晃了起来。
无奈,武植只好认真的回忆了一遍在后世上学时候李清照的几首词,《如梦令》《声声慢》《醉花阴》,武植只能想起这几首,万一待会李清照的新词是这里面其中一首,那武植也能出出风头,让小七刮目相看一下。
“好了,下面这首词是清远先生的《长相思》,诸位请听上片…”
周老先生说完后,便有一清瘦长须男子拿着一方纸走了上来,男子上来后,也不废话,直接朗声念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男子念完,向下看了看,道:“这是上片,请对下片。”
小七白了武植一眼,无奈摇了摇头:“哎!草包啊~看你长的倒还可以,怎么肚子里面一点墨水都没有呢?”
武植毫不在意的咬了一口甜瓜,问道:“难怪这些人这么兴奋了,来的这些名家们,第一轮应该都有新词拿出手吧?”
“当然咯,尤其是李先生,她可好一段日子没有新词了,不知道这次的新词又会何种惊艳呢!期待!”小七一脸的花痴。“这次谁若是能对出李先生词的下阙,哪怕是接近,也足以一举成名了!”
武植莞尔,这场词会其实就相当于后世歌手的新歌发布会,而且似乎都是天王天后级别的歌手。
“诶?那个说话的老头是什么来头,好拽的样子,比李先生都要有名吗?”开场致辞还在继续,武植指着说话的老者问道。
说完,便将那纸挂在了专门的木支架上,以示众人,当然,纸上是有下片的,只不过被黄幔给遮住了。
“噗~”小七被逗乐一下,回答道:“什么老头不老头的,那位老先生正是大名鼎鼎的清真居士周彦邦老先生,是本朝太学正,李先生夫妇都是他的学生。”
其实武植对于后世课本上没出现,或者存在感很低的文学家都不怎么熟悉,不过听到这个周先生的简历后,武植还是唏嘘了一下,能指点李清照夫妇,说明此人的文学造诣绝对不低。
更牛的是此人的官位是太学正,太学在宋代发展到了巅峰,真正成为了全国的顶级学府,里面也培养了不少的人才,从里面一毕业,那就有资格当官了,太学正,就相当于后世的……哈佛大学校长。
因为此时太学,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学校。
……当然,武植的青州学院还在建设之中。